一、 设备要求:
1、 按照需求方(厦门联容电控有限公司)所提出的设备技术要求(含:当面沟通、电话沟通、邮件通知、设备规格书等)由制造商()进行方案设计并加工制作调试交付投产;
2、 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2.1、耐压标准≥2.2KV,耐压测试需能够检测同向耐压、临相耐压、各相与外壳耐压;
2.2、通断测试次数5次,一旦发现不合格停止测试并报警;
2.3、分合闸测试次数5次,同步抓取每次测试的数据,并判断每次抓取的数值是否超标(32~38N.m);
2.4、必须可以实现带辅助检测(1500V和1750V两个电压);
2.5、合闸时触头导通同步性,抓取每相导通后的时间延时并判定最长延时(20~300微秒)
2.5、可实现测试电阻功能(抓取实际电阻数值并保存);
2.6、预留追溯系统外接端口及PLC;
2.7、设备可存储≥3年的报警记录及测试数据(可考虑外挂硬盘方式);
2.8、机台内部必须可以照明;
2.9、检测速率控制在40s-50s/台(进料→出料时间);
2.10、设备需实现可以远程连接功能,方便软体售后维护;
2.11、设备设计时必须遵循易维护原则,将可能易损的部位预留一定空间,同时考虑易拆卸,便于人员维护;
2.12、入料及出料在同一条传送带上实现(直进直出),不使用夹取手臂/工装板作为产品移载手段;
2.13、设备在检测开始前必须可以自动识别分合闸状态,然后转轴以初始状态自动调节方向后开始测试;
2.14、检测完成后,设备需可自动识别OK/NG状态,OK品正常流入包装站,NG品设备报警提示,由人工在触摸品上点击确认按钮后,产品自动流出,由人工取走维修;
2.15、流水线平面距离地面高度为950mm。
二、 软体要求:
1、设备开机时必须有点检程序,点检程序通过后才可测试正常品(点检程序需设置成可禁用,方便调试);
2、由人工完成后装配后,放入入料侧进行扫码,扫码读取通过后则进行检测,扫码未通过时产品不能前进,超过30秒则报警提示“入料超时”;
3、产品分合闸识别:产品进入设备首先识别产品是否是分合闸,若分闸状态电机对应角度调整到分闸,若合闸电机对应角度则调试到合闸;
4、产品测试顺序要求:产品开始检测后,首先测试产品是否导通(也同步测试扭力)最后在测试耐压,要求分合闸5次,扭力测试值每次抓取测试数据,并判断每次抓取的数值是否超标;耐压测试为A与B,B与C,C与D,若是3极产品只测试到BC项即可,测试时间为每项1秒钟;
5、测试OK后将产品测试结果存储在设备内;
6、当测试到不良品时,需将不良品自动剔除,屏上同步弹出对话框,需人工确认后设备才能正常运行;
7、不良品区域超过2个不良品设备报警提示,需人工取出后设备才能正常运行;
8、在夹取产品的过程中,若机械手未夹取到设备应报警提示设备停止,通过光电开关或程序控制实现;
9、测试过程中若产品检测台未识别到产品,设备的检测探针、气缸应不动作,超过1秒应报警提示,检测台无产品;
10、设备送电开机后,触摸屏显示“设备已上电请用K产品解锁”K产品解锁,完成后再使用“G产品耐压故障样机”进行解锁,若未按照此顺序或要求或将顺序颠倒设备应报警提示;
11、K产品的解锁同步测试通断与扭力监测到两个功能;
12、解锁完后设备才能正常开始运行,每次断电都需要解锁通过程序实现;
13、触摸屏实现远程连接,PLC通讯端口禁止设置密码,预留MES及追溯连接口;
14、设备安装导向轮并带刹车,设备总高度为2米;设备主架构为上层测试层,下层电控层,需做好噪音隔离并设置维护门窗;
15、设备外观采用铝型材、不锈钢拉丝面板组装;
16、设备操作面带停止、启动、急停按钮;
17、螺丝锁付统一使用不锈钢内六角螺丝,需使用国标件;
18、有故障报警指示及测试型号历史记录,数据采用触摸屏保存,可以存储≥3个月的测试数据和报警记录,记录可用U盘或远程导出,需增加数据端口,方便电脑连接上传数据(如后续要增加MES系统、追溯系统,须保留连接端口);
19、设备操作权限应增加密码管控;
20、所有零部件除加工件外,均优先考虑使用国标件,方便后期零部件采购;
设备流程:
三、电路要求:
1、电控盘内部:
1.1、动力线部分必需统一采用两项三线制并做好接地标识;
1.2、控制线部分采用红色(+24V)蓝色(0V)信号线黄色;
1.3、动力线端子必需为O型端子;
1.4、电控盘内部必需走线方式为左交右直流;
1.5、所有端子转接台必需使用号码管标识;
1.6、交流电压不允许使用短接片、直流电压短接方式必须在同一层;
1.7、设备进气端必须安装气压阀正压采用黑色气管、负压采用蓝色气管;
2、外部线路要求:
2.1、外部线路不允许出现电缆线裸漏现象;
2.2、对插接头必需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好;
2.3、所有外部线路与电控盘引
实现QSC1250A隔离开关自动检测与数据上传及存储功能,使测试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