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设计周期(即产品孵化期)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可以减少产品开发过程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我们就可以更快地进入市场,也就可能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先入为主效应使得产品及衍生产品具有业内口碑和忠实客户群,从而扩大收益区间获得更高的产品回报。
在越来越复杂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客户对产品的诸多性能越来越挑剔,这给设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仿真驱动设计可以帮助您在概念设计阶段发现设计人员可能从未想过的创新设计。这是因为您正在使用物理定律来帮助推动设计塑型,这会带来更轻薄、功能却更强大的产品。
工艺-设计数字化协同平台(I期)(以下简称协同平台)
建立了覆盖SMT、粘接、灌注、设计优化、数据管理的仿真分析体系,形成了规范、高效的网络化协同仿真分析能力;针对印制板组件开发了相关建模仿真模块,具体包括几何模型导入/模型自检/焊点参数化建模/材料自动赋予/网格自动划分/边界条件施加等模块。协同平台采用综合的自适应的算法,可实现多目标、多参数的优化仿真,并且具有开放的数据接口,可支持多学科代码集成和多软件的优化流程自动化。平台搭建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仿真报告可视化,无需安装第三方插件就能实现网格模型、求解模型、仿真结果模型在线轻量化查看,实现了仿真模型的多版本、多轮次、多方案的管理,全面提了高设计、论证、评估等综合实力,最终达到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协同平台的数值模拟模块包括三个模拟流程,分别是SMT数值模拟、粘接数值模拟、灌注数值模拟流程。以上三个模拟流程均包括以下功能项:模型导入功能、模型自检功能、几何模型过滤/修复功能、焊点参数化建模功能、模型过滤功能、材料属性自动赋予功能、网格自动划分功能、批量处理INP文件功能。
协同平台的设计优化模块具备支持多学科代码集成和优化流程自动化的统一框架,能在统一的界面下,以图形化和脚本命令的方式,集成任意复杂度的CAE工作流程(集成一个或多个仿真软件)。实现设计-优化-再分析自动化过程,应用现代设计方法(至少包括敏感度分析、参数优化、可靠性设计、鲁棒性设计)实现综合优化和自动化分析。
协同平台的数据管理模块可以对材料库/载荷库/前处理文件/结果文件进行管理,在平台上可以一键通过关联的仿真软件打开模型,实现各个软件和平台之间的快速互动。
数据管理模块可以对前后处理文件的版本进行编码和管控,定义不同仿真分析数据类型的编号以及版本规则。用户可用版本管理不同的仿真分析方案、仿真分析轮次、仿真分析更新的数据。另外,数据管理模块允许用户对仿真文件/结果进行查询和可视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