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60628]气体水合物生成促进技术及在天然气采收工程中的应用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 主要技术内容:我国是能源缺乏的国家,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8%,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由于没有经济有效的采收手段,每年全球天然气放空燃烧量达1700亿立方米,价值400亿美元,同时向大气中释放了近4亿吨二氧化碳,我国占20%以上的比重。经过多年攻关,在国内外首次开发成功了基于水合物法的新型天然气采收成套技术设备,形成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应用,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发展。(1)发明了管道螺旋流动促进和复合促进剂集成气体水合物生产工艺,建立了气体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明确了管道螺旋流、复合促进剂对气体水合物生成影响规律,揭示了动力学机理和调控机制。(2)发明了可降解环保型高效复合型放空气水合物生成促进剂系列产品。明确了复合促进剂对水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溶解度、水合物生成速率、水合物生成相平衡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作用机理,有效的降低水合物生成条件。(3)发明了气体水合物三相连续分离器。在揭示压力、温度、水合浆液处理量、水合物颗粒大小等关键参数对分离设备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优化了分离器内筛板的排布结构,实现了气体、液体、水合物颗粒高效、连续分离。(4)发明了国内外首套基于水合物法的放空天然气(煤层气)采收成套技术设备。发明了气液两相螺旋流起旋器,有效强化了水合过程的气液传质和水合物生成热的移除;发明了一种减阻管道,实现了气体水合物浆液低能耗输送。2、科学技术水平:该技术针对目前油气田大量放空天然气经济采收等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已申报发明专利13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72篇,论文被国内外引用200多次。项目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JK鉴字2011第2091号),由中石化、中石油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主要指标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技术空白,解决了国内外在放空气不能经济采收等关键领域的瓶颈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有效途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技术经济指标:(1)使一般气田提高采收率1~2%,难开采气田提高采收率2~3%。(2)可在管道集散方法、CNG集散方法等不能实现的气田灵活使用。(3)气体水合物生成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气体水合物储气比≥140m<'3>/m<'3>,接近理论储气比160m<'3>/m<'3>;水合物的诱导生成时间在3~10min;生成速率提高50%以上。
1. 主要技术内容:我国是能源缺乏的国家,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8%,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由于没有经济有效的采收手段,每年全球天然气放空燃烧量达1700亿立方米,价值400亿美元,同时向大气中释放了近4亿吨二氧化碳,我国占20%以上的比重。经过多年攻关,在国内外首次开发成功了基于水合物法的新型天然气采收成套技术设备,形成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应用,推动了石油行业的发展。(1)发明了管道螺旋流动促进和复合促进剂集成气体水合物生产工艺,建立了气体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明确了管道螺旋流、复合促进剂对气体水合物生成影响规律,揭示了动力学机理和调控机制。(2)发明了可降解环保型高效复合型放空气水合物生成促进剂系列产品。明确了复合促进剂对水合体系的界面张力、溶解度、水合物生成速率、水合物生成相平衡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作用机理,有效的降低水合物生成条件。(3)发明了气体水合物三相连续分离器。在揭示压力、温度、水合浆液处理量、水合物颗粒大小等关键参数对分离设备性能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优化了分离器内筛板的排布结构,实现了气体、液体、水合物颗粒高效、连续分离。(4)发明了国内外首套基于水合物法的放空天然气(煤层气)采收成套技术设备。发明了气液两相螺旋流起旋器,有效强化了水合过程的气液传质和水合物生成热的移除;发明了一种减阻管道,实现了气体水合物浆液低能耗输送。2、科学技术水平:该技术针对目前油气田大量放空天然气经济采收等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已申报发明专利13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72篇,论文被国内外引用200多次。项目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鉴定(JK鉴字2011第2091号),由中石化、中石油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主要指标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技术空白,解决了国内外在放空气不能经济采收等关键领域的瓶颈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有效途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技术经济指标:(1)使一般气田提高采收率1~2%,难开采气田提高采收率2~3%。(2)可在管道集散方法、CNG集散方法等不能实现的气田灵活使用。(3)气体水合物生成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气体水合物储气比≥140m<'3>/m<'3>,接近理论储气比160m<'3>/m<'3>;水合物的诱导生成时间在3~10min;生成速率提高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