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6720]玉米红曲及系列红曲保健食品项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副产品贮藏与保鲜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进入空间
所在地:黑龙江大庆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以玉米为原料,以实验室选育出的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为发酵菌种,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固态发酵生产优质玉米红曲。并以玉米红曲为原料生产红曲保健酒、红曲保健醋产品。项目技术先进,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适合于中小企业投资建厂,也适合于酒厂、醋厂、腐乳等发酵食品加工企业增加新产品。
一、资源情况
黑龙江省是玉米的主产区,原料资源丰富,质优价廉,但进行深加工的玉米不到玉米总产量的10%,附加值较低。将玉米转化成玉米红曲及红曲酒和红曲醋,可使玉米增值10倍以上,对带动玉米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以鸡西地产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及系列保健食品符合立足鸡西地区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
二、国内外相关技术水平比较
玉米红曲是一种天然安全的着色剂,可广泛应用于酒类、饮料、糕点、肉制品、腐乳等各类食品及化妆品和药品的着色上。玉米红曲中不仅含有红色素还含有莫纳可林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降胆固醇、降血糖、降血压的良好功效,可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的原料。目前固态发酵主要以大米为原料,以玉米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红曲的研究较少。国外红曲从19世纪开始由我国传入日本等国,作为着色剂和中药使用, 2004年,日本有50多家红曲生产厂,在美国、韩国也有红曲生产,但产量不大,主要用作保健品生产的原料,且均以大米为原料进行生产。目前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红曲,色价一般为1000-3000 u/g。本项目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红曲,色价大于2000 u/g,可达到大米红曲的水平。
以红曲为原料生产的红曲酒和红曲醋在南方如浙江、福建、四川等地有少量生产,原料为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红曲,生产成本较高,工艺沿用传统发酵工艺。但在华北和北方等地区未有此类产品上市。
三、知识产权情况
玉米红曲酒和玉米红曲醋两项生产技术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国内外市场分析及风险分析
红曲是一种天然安全的着色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的着色上。红曲中不仅含有红色素还含有莫纳可林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目前市场上很多降血脂类药物如地奥心血康、血脂康和脂必妥中都使用了红曲。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红曲具有“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的功能;红曲酒具有“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瘅气,治打朴伤损。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的功能。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天然食品着色剂的需求量较大,红曲已进入欧盟食品添加剂的行列,在亚洲红曲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同时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红曲已作为保健品广泛应用。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及玉米红曲酒和红色醋,生产成本低,具有保健功能,在注重营养和保健的今天,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是红曲生产和出口大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红曲。不含桔霉素的玉米红曲和红曲红色素可打入国际市场。预计目前国内外红曲和红曲红色素的需求量超过10万吨,而目前的产量不到5万吨,市场空间大。红曲酒和红曲醋产品在南方有少量生产,在华北和北方等地区未有此类产品上市。此项目为玉米深加工项目,在盛产玉米的黑龙江省,原料充足且质优价廉。生产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国产化设备,技术依托单位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从市场调研分析,产品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保健功能,因此项目投资的风险较小。
五、投资及利润情况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红曲,可使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玉米红曲及玉米红曲酒和红曲醋的生产相对投资较少,利润较大。
玉米红曲:年产1000吨红曲,项目总投资约800-1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左右,利润300万元左右。红曲酒、红曲醋:年产500吨红曲酒,项目总投资约500-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年产500吨红曲醋,项目总投资约500万-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
项目以玉米为原料,以实验室选育出的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为发酵菌种,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固态发酵生产优质玉米红曲。并以玉米红曲为原料生产红曲保健酒、红曲保健醋产品。项目技术先进,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适合于中小企业投资建厂,也适合于酒厂、醋厂、腐乳等发酵食品加工企业增加新产品。
一、资源情况
黑龙江省是玉米的主产区,原料资源丰富,质优价廉,但进行深加工的玉米不到玉米总产量的10%,附加值较低。将玉米转化成玉米红曲及红曲酒和红曲醋,可使玉米增值10倍以上,对带动玉米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以鸡西地产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及系列保健食品符合立足鸡西地区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
二、国内外相关技术水平比较
玉米红曲是一种天然安全的着色剂,可广泛应用于酒类、饮料、糕点、肉制品、腐乳等各类食品及化妆品和药品的着色上。玉米红曲中不仅含有红色素还含有莫纳可林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降胆固醇、降血糖、降血压的良好功效,可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的原料。目前固态发酵主要以大米为原料,以玉米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红曲的研究较少。国外红曲从19世纪开始由我国传入日本等国,作为着色剂和中药使用, 2004年,日本有50多家红曲生产厂,在美国、韩国也有红曲生产,但产量不大,主要用作保健品生产的原料,且均以大米为原料进行生产。目前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红曲,色价一般为1000-3000 u/g。本项目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红曲,色价大于2000 u/g,可达到大米红曲的水平。
以红曲为原料生产的红曲酒和红曲醋在南方如浙江、福建、四川等地有少量生产,原料为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的红曲,生产成本较高,工艺沿用传统发酵工艺。但在华北和北方等地区未有此类产品上市。
三、知识产权情况
玉米红曲酒和玉米红曲醋两项生产技术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国内外市场分析及风险分析
红曲是一种天然安全的着色剂,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的着色上。红曲中不仅含有红色素还含有莫纳可林等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等保健功能。目前市场上很多降血脂类药物如地奥心血康、血脂康和脂必妥中都使用了红曲。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红曲具有“消食活血,健脾燥胃,治赤白痢下水谷”的功能;红曲酒具有“破血行药势,杀山岚瘅气,治打朴伤损。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的功能。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天然食品着色剂的需求量较大,红曲已进入欧盟食品添加剂的行列,在亚洲红曲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同时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红曲已作为保健品广泛应用。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及玉米红曲酒和红色醋,生产成本低,具有保健功能,在注重营养和保健的今天,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是红曲生产和出口大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红曲。不含桔霉素的玉米红曲和红曲红色素可打入国际市场。预计目前国内外红曲和红曲红色素的需求量超过10万吨,而目前的产量不到5万吨,市场空间大。红曲酒和红曲醋产品在南方有少量生产,在华北和北方等地区未有此类产品上市。此项目为玉米深加工项目,在盛产玉米的黑龙江省,原料充足且质优价廉。生产中所用的设备均为国产化设备,技术依托单位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从市场调研分析,产品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保健功能,因此项目投资的风险较小。
五、投资及利润情况
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红曲,可使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玉米红曲及玉米红曲酒和红曲醋的生产相对投资较少,利润较大。
玉米红曲:年产1000吨红曲,项目总投资约800-1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左右,利润300万元左右。红曲酒、红曲醋:年产500吨红曲酒,项目总投资约500-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年产500吨红曲醋,项目总投资约500万-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左右,利润15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