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37912]基于南宁CORS的移动终端精确定位软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来源与背景: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于2007年建成连续运行跟踪站(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系统,实现南宁市六城区高精度GNSS定位,覆盖范围约7000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流行和普及,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移动终端基于GPS的定位精度还停留在几米或几十米的程度,只能满足导航的应用,应用范围不广,因此精度已经成为移动终端定位发展的瓶颈,一种更高精度定位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南宁市CORS系统能够为授权用户提供观测值改正数据和参考站原始观测数据,使得自主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精确定位服务、推广移动终端的应用领域成为可能,应用前景相当广泛。为推广移动终端的应用领域,需要采用NNCORS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改正信息,对手机移动终端的伪距定位数据进行改正,提高移动终端定位精度,从而建立基于NNCORS的移动终端高精度定位系统。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计划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开发高精度定位程序模块,实现两种定位模式:通过蓝牙接收外部GNSS设备(芯片和天线)采集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通过手机无线网络接收NNCORS发送的RTCM差分改正数据,运用伪距单点定位算法,实现1~2米的手机实时定位精度。通过蓝牙接收外部GNSS设备(芯片和天线)采集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通过手机无线网络接收NNCORS发送的RTCM差分改正数据和原始观测数据,运用伪距差分算法,实现1米以内的手机实时定位精度。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基于NNCORS和Android手机的移动终端精确定位模块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该项目利用蓝牙技术获取外接GPS设备的NMEA坐标和GPS原始观测数据,并将NMEA坐标发送到NNCORS服务器。NNCORS服务器根据区域内多个基准站的实时观测数据,解算出流动站所在位置对应的RTCM改正数,通过NTRIP协议发送到Android智能手机,Android智能手机实现流动站高精度定位解算模块。将定位解算由传统的测绘设备转移至具有广大应用市场的Android智能手机上,扩展了程序使用范围。通过自主研发的两种高精度定位模式,挖掘了NNCORS系统的应用潜能,提高了Android智能手机定位精度。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和灵活的质量控制算法,该项目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亚米级和1~2米的实时高精度解算模块,为基于NNCORS的城市地理信息采集和高精度导航等奠定了工作基础。实时GPS精确定位质量控制算法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所选GNSS设备的具体接收板块和天线类型,进行大量数据测试,选择满足定位性能要求的经验阈值,便于程序实现。经验阈值设置过大,不能剔除质量不好的卫星观测值,降低定位精度;经验阈值设置过小,可能会误删过多质量好的卫星观测值,影响定位结果的可利用性。该项目提出的质量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已扩展到BDS/GPS设备上,完成了程序实现。基于国产BDS/GPS接收设备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原型在现有基于GPS接收设备的高精度定位模块基础上,该项目进行了基于BDS/GPS接收设备的高精度定位模块的扩展研究,实现了利用BDS和GPS观测值的后处理动态差分定位模块。BDS/GPS双模定位精度明显优于GPS单模定位精度。在可见GPS卫星数量不足或卫星几何分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联合BDS卫星进行定位解算,能够解决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只完成实验室阶段,成为产品还需要时间。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BDS产业蓬勃发展。完全国产的BDS芯片已逐渐占据国内BDS市场,并逐步推向海外;中国企业参与到RTCM BDS数据实时传输国际标准的制定;国产的BDS/GPS CORS系统软硬件系统已开始在部分省市建设。BDS上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给BDS下游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对于潜力巨大的BDS用户市场,BDS/GPS CORS系统的管理方具有决定BDS/GPS高精度定位市场应用的直接权限。该项目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具有强大扩展性的软件开发基础平台。历年获奖情况:项目获得2015年度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课题来源与背景: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于2007年建成连续运行跟踪站(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系统,实现南宁市六城区高精度GNSS定位,覆盖范围约7000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流行和普及,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移动终端基于GPS的定位精度还停留在几米或几十米的程度,只能满足导航的应用,应用范围不广,因此精度已经成为移动终端定位发展的瓶颈,一种更高精度定位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南宁市CORS系统能够为授权用户提供观测值改正数据和参考站原始观测数据,使得自主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精确定位服务、推广移动终端的应用领域成为可能,应用前景相当广泛。为推广移动终端的应用领域,需要采用NNCORS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改正信息,对手机移动终端的伪距定位数据进行改正,提高移动终端定位精度,从而建立基于NNCORS的移动终端高精度定位系统。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计划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开发高精度定位程序模块,实现两种定位模式:通过蓝牙接收外部GNSS设备(芯片和天线)采集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通过手机无线网络接收NNCORS发送的RTCM差分改正数据,运用伪距单点定位算法,实现1~2米的手机实时定位精度。通过蓝牙接收外部GNSS设备(芯片和天线)采集的GNSS原始观测数据,通过手机无线网络接收NNCORS发送的RTCM差分改正数据和原始观测数据,运用伪距差分算法,实现1米以内的手机实时定位精度。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基于NNCORS和Android手机的移动终端精确定位模块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该项目利用蓝牙技术获取外接GPS设备的NMEA坐标和GPS原始观测数据,并将NMEA坐标发送到NNCORS服务器。NNCORS服务器根据区域内多个基准站的实时观测数据,解算出流动站所在位置对应的RTCM改正数,通过NTRIP协议发送到Android智能手机,Android智能手机实现流动站高精度定位解算模块。将定位解算由传统的测绘设备转移至具有广大应用市场的Android智能手机上,扩展了程序使用范围。通过自主研发的两种高精度定位模式,挖掘了NNCORS系统的应用潜能,提高了Android智能手机定位精度。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和灵活的质量控制算法,该项目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亚米级和1~2米的实时高精度解算模块,为基于NNCORS的城市地理信息采集和高精度导航等奠定了工作基础。实时GPS精确定位质量控制算法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所选GNSS设备的具体接收板块和天线类型,进行大量数据测试,选择满足定位性能要求的经验阈值,便于程序实现。经验阈值设置过大,不能剔除质量不好的卫星观测值,降低定位精度;经验阈值设置过小,可能会误删过多质量好的卫星观测值,影响定位结果的可利用性。该项目提出的质量控制算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已扩展到BDS/GPS设备上,完成了程序实现。基于国产BDS/GPS接收设备的高精度定位系统原型在现有基于GPS接收设备的高精度定位模块基础上,该项目进行了基于BDS/GPS接收设备的高精度定位模块的扩展研究,实现了利用BDS和GPS观测值的后处理动态差分定位模块。BDS/GPS双模定位精度明显优于GPS单模定位精度。在可见GPS卫星数量不足或卫星几何分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联合BDS卫星进行定位解算,能够解决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只完成实验室阶段,成为产品还需要时间。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中国BDS产业蓬勃发展。完全国产的BDS芯片已逐渐占据国内BDS市场,并逐步推向海外;中国企业参与到RTCM BDS数据实时传输国际标准的制定;国产的BDS/GPS CORS系统软硬件系统已开始在部分省市建设。BDS上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给BDS下游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对于潜力巨大的BDS用户市场,BDS/GPS CORS系统的管理方具有决定BDS/GPS高精度定位市场应用的直接权限。该项目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具有强大扩展性的软件开发基础平台。历年获奖情况:项目获得2015年度中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