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3310]消防梯楼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消防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黔东南州大东工贸有限公司
进入空间
所在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陈氏高层、超高层建筑灭火逃生梯楼设计方案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一直是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近期发生的惨烈大火就是例证,虽然来了几十辆救火车、云梯车,却不能有效的使用,楼内消防设施形同虚设,可以说眼睁睁的看着大火燃烧!超高层建筑迫切需要真正有效地灭火救人的设施。本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真正有效地灭火、救人设施必须有3个基本条件:一、不受建筑高层影响,任一楼层均能在发生火灾时通行无阻,任一楼层在任何时候能保证灭火用水。二、不受风向火势影响。三、必须是全天候——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还要不受起火大楼断电影响。只有具备了以上3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效地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事实上现时已有的财力、技术、设备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只缺一个有效、实用的设计方案。
本人发明的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方案具备了所有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它仍能正常使用的条件——“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自救设施设计方案”。简称陈氏防火梯楼原理如下:
在高层建筑主体外一端或两端甚至3端,(视建筑物体积,风向、以及大楼内人员数量而定见附图1)建造电梯楼,楼有多高,梯就有多高。对于建筑面积不大的大楼,实际上就是把原本楼内电梯外移,梯楼与主楼由6米以上的封闭通道连接。对于超高层建筑一般都有多部电梯,那么只要将其中的部分电梯外移即可。对于多部电梯的高楼,外移电梯可采用3层一站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主楼失火时对梯楼影响还可降低造价。楼梯应与地下停车场相连,便于人员上下通行,重要的是将该梯楼处于常用状态,因为只有常用才能保证设备完好率。
梯楼由钢架支撑或钢助混泥土构架,梯楼与主楼间以钢栈桥连接,这可以使主楼梯楼互为支撑,增强稳定性。在面向主楼的梯楼两侧各装一根水管至顶层,实际上就是把大楼的供水主管安装到梯楼面对主楼的两则,泵房则设在梯楼地下室,这一点至关重要,平时常用,出故障及时修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楼失火时供水系统处于完好运行状态,许多大楼的专用消防设施天长日久,无人管护,实为虚设。水泵至少3套可在失火时加开或全开以增加水压。按:每一幢在建或建成的大楼肯定都有供水系统甚至还有消防供水系统,(但能否在火灾中发生作用,就难说了。所以必须使供水系统一机两用)。楼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我这里只是把它设计为一机两用这样可减少大楼造价,在每2或3层面对大楼的梯楼间左右侧设射水平台,消防人员可由栈桥专用小门进入,平台0.8×1.5米平方,可容2人操作,在栈桥靠梯楼侧设消防水管箱宽0.8m、高1m、深0.4。渐入通道壁即通道壁为平面玻璃门,水管长度以通道加可能伸入该层的有效射水部位计算一般15~30m。水管盘卷于箱内上部两个平行的挂钩上,箱内下部软管、硬管在连接后装φ40或50球阀(固32球阀有效过水口径只有25或更小,不知国家标准是怎么回事?)水管应以阻燃软塑管直径以φ32为佳,可拖入楼内灭火,万不可使用帆布水带,那东西太大,且易打搅,水压高时要2人才能控制,等等诸多毛病。当火势大可用平台射水,火小则可拖管入内灭火。超高建筑一般设有二级或三级加压泵,那么加压泵室可装在适当楼层的射水平台上层或下层,加压可采用直过式,免储水箱。
陈氏梯楼供电应独立,如果只有一个电源,应在大楼电源总闸外设专路供电,以便大楼失火断电后,梯楼仍正常供电,电梯水泵完全正常运行。当然有2个电源更好!不过就算只有一路电源,亦可调用各地供电局的移动发电车,以充分保证灭火用水及人员疏散电梯用电。但必须在电源接入处安装与发电车相配的接入插座,以便发电车送入电源。
陈氏消防梯楼设计要领以及组织保证:
1、大楼应有2个以上消防梯楼,因为有季风风向问题,几个梯楼总有一个或2个处在上风口。
2、梯楼有与大楼连接的栈桥应采用钢材封闭并涂阻燃涂料。在大楼侧应设防火门,栈桥与大楼主通道连接通畅,以利人员撤离,水管拉入。
3、大楼物业组织救人、灭火、义务服务队,把楼内常住精壮甚至少年都进行人员疏散,灭火操作的学习,演练每年进行1次或2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灭火“初速度”甚或使灭火于萌发期。(事实上,开水闸、拉水管射水都是极为简单的操作,即便文盲教2次他都会。)
4、梯楼电梯的控制电脑设一专用键,即消防键,它安装在梯楼一层的物业值班室,一旦失火,消防键投入电梯只能由控制室控制电梯仃靠楼层,而控制员通过闭路视频观察疏散人员数量,以及着火楼层远近决定电梯的仃靠楼层,以避免电梯层层行靠浪费时间,甚或多手操作电梯无法运行。
陈氏消防梯楼是一个真正全天候用得上的消防设施,由于采用“平战”两用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建筑造价,又由于楼内只要有人居住,就必需用水,供水系统出故障,物业肯定马上维修,从而保证灭火用水,由于电梯是外设与主楼有相当间距,失火后仍能正常运行使用,可以保证人员快速撤离,消防人员快速到达。再者电梯为日常使用,住户熟知通道,撤离时不会迷失方向。
5、栈桥间设置水管,φ32软塑管以便大家都能操控。当然最好是阻燃管。
案例一、某高层一住户因老人使用电热毯起火,烟起外冒几分钟后户主男因烟气呛醒一跃而起。1分钟内将栈桥水管拖入户内射水灭火。
案例二、某高层住户家人外出,家电绝缘老化短路失火,火势蔓延,10分钟后失火楼上住户被烟呛醒,户主随即进入该层灭火平台,居高临下,向失火家射水,再有旁户精壮拖出失火楼层水管向失火户门射水,封住外泄火苗。
案例三、上海静安区胶州路大楼维修工使用电焊点燃塑料围帐,火趁风势,迅即蔓延路人呐喊,值班物业迅速打开电梯消防键适时并通过安装于栈桥内的扬声器引导运载疏散人群。住户们立即通过上风口栈桥进入电梯得以疏散撤离,住户中精壮迅速进入多层灭火平台射水控制火势,部分精壮以栈桥水管、从内向外灭火,大火在30分钟内扑灭,如此该次火灾损失当在实际火灾损失10分之一矣。
陈氏高层、超高层建筑灭火逃生梯楼设计方案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一直是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近期发生的惨烈大火就是例证,虽然来了几十辆救火车、云梯车,却不能有效的使用,楼内消防设施形同虚设,可以说眼睁睁的看着大火燃烧!超高层建筑迫切需要真正有效地灭火救人的设施。本人经过长期研究认为真正有效地灭火、救人设施必须有3个基本条件:一、不受建筑高层影响,任一楼层均能在发生火灾时通行无阻,任一楼层在任何时候能保证灭火用水。二、不受风向火势影响。三、必须是全天候——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还要不受起火大楼断电影响。只有具备了以上3点,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有效地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事实上现时已有的财力、技术、设备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只缺一个有效、实用的设计方案。
本人发明的超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设计方案具备了所有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它仍能正常使用的条件——“高层超高层建筑消防自救设施设计方案”。简称陈氏防火梯楼原理如下:
在高层建筑主体外一端或两端甚至3端,(视建筑物体积,风向、以及大楼内人员数量而定见附图1)建造电梯楼,楼有多高,梯就有多高。对于建筑面积不大的大楼,实际上就是把原本楼内电梯外移,梯楼与主楼由6米以上的封闭通道连接。对于超高层建筑一般都有多部电梯,那么只要将其中的部分电梯外移即可。对于多部电梯的高楼,外移电梯可采用3层一站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主楼失火时对梯楼影响还可降低造价。楼梯应与地下停车场相连,便于人员上下通行,重要的是将该梯楼处于常用状态,因为只有常用才能保证设备完好率。
梯楼由钢架支撑或钢助混泥土构架,梯楼与主楼间以钢栈桥连接,这可以使主楼梯楼互为支撑,增强稳定性。在面向主楼的梯楼两侧各装一根水管至顶层,实际上就是把大楼的供水主管安装到梯楼面对主楼的两则,泵房则设在梯楼地下室,这一点至关重要,平时常用,出故障及时修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楼失火时供水系统处于完好运行状态,许多大楼的专用消防设施天长日久,无人管护,实为虚设。水泵至少3套可在失火时加开或全开以增加水压。按:每一幢在建或建成的大楼肯定都有供水系统甚至还有消防供水系统,(但能否在火灾中发生作用,就难说了。所以必须使供水系统一机两用)。楼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我这里只是把它设计为一机两用这样可减少大楼造价,在每2或3层面对大楼的梯楼间左右侧设射水平台,消防人员可由栈桥专用小门进入,平台0.8×1.5米平方,可容2人操作,在栈桥靠梯楼侧设消防水管箱宽0.8m、高1m、深0.4。渐入通道壁即通道壁为平面玻璃门,水管长度以通道加可能伸入该层的有效射水部位计算一般15~30m。水管盘卷于箱内上部两个平行的挂钩上,箱内下部软管、硬管在连接后装φ40或50球阀(固32球阀有效过水口径只有25或更小,不知国家标准是怎么回事?)水管应以阻燃软塑管直径以φ32为佳,可拖入楼内灭火,万不可使用帆布水带,那东西太大,且易打搅,水压高时要2人才能控制,等等诸多毛病。当火势大可用平台射水,火小则可拖管入内灭火。超高建筑一般设有二级或三级加压泵,那么加压泵室可装在适当楼层的射水平台上层或下层,加压可采用直过式,免储水箱。
陈氏梯楼供电应独立,如果只有一个电源,应在大楼电源总闸外设专路供电,以便大楼失火断电后,梯楼仍正常供电,电梯水泵完全正常运行。当然有2个电源更好!不过就算只有一路电源,亦可调用各地供电局的移动发电车,以充分保证灭火用水及人员疏散电梯用电。但必须在电源接入处安装与发电车相配的接入插座,以便发电车送入电源。
陈氏消防梯楼设计要领以及组织保证:
1、大楼应有2个以上消防梯楼,因为有季风风向问题,几个梯楼总有一个或2个处在上风口。
2、梯楼有与大楼连接的栈桥应采用钢材封闭并涂阻燃涂料。在大楼侧应设防火门,栈桥与大楼主通道连接通畅,以利人员撤离,水管拉入。
3、大楼物业组织救人、灭火、义务服务队,把楼内常住精壮甚至少年都进行人员疏散,灭火操作的学习,演练每年进行1次或2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灭火“初速度”甚或使灭火于萌发期。(事实上,开水闸、拉水管射水都是极为简单的操作,即便文盲教2次他都会。)
4、梯楼电梯的控制电脑设一专用键,即消防键,它安装在梯楼一层的物业值班室,一旦失火,消防键投入电梯只能由控制室控制电梯仃靠楼层,而控制员通过闭路视频观察疏散人员数量,以及着火楼层远近决定电梯的仃靠楼层,以避免电梯层层行靠浪费时间,甚或多手操作电梯无法运行。
陈氏消防梯楼是一个真正全天候用得上的消防设施,由于采用“平战”两用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建筑造价,又由于楼内只要有人居住,就必需用水,供水系统出故障,物业肯定马上维修,从而保证灭火用水,由于电梯是外设与主楼有相当间距,失火后仍能正常运行使用,可以保证人员快速撤离,消防人员快速到达。再者电梯为日常使用,住户熟知通道,撤离时不会迷失方向。
5、栈桥间设置水管,φ32软塑管以便大家都能操控。当然最好是阻燃管。
案例一、某高层一住户因老人使用电热毯起火,烟起外冒几分钟后户主男因烟气呛醒一跃而起。1分钟内将栈桥水管拖入户内射水灭火。
案例二、某高层住户家人外出,家电绝缘老化短路失火,火势蔓延,10分钟后失火楼上住户被烟呛醒,户主随即进入该层灭火平台,居高临下,向失火家射水,再有旁户精壮拖出失火楼层水管向失火户门射水,封住外泄火苗。
案例三、上海静安区胶州路大楼维修工使用电焊点燃塑料围帐,火趁风势,迅即蔓延路人呐喊,值班物业迅速打开电梯消防键适时并通过安装于栈桥内的扬声器引导运载疏散人群。住户们立即通过上风口栈桥进入电梯得以疏散撤离,住户中精壮迅速进入多层灭火平台射水控制火势,部分精壮以栈桥水管、从内向外灭火,大火在30分钟内扑灭,如此该次火灾损失当在实际火灾损失10分之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