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4916]进出境矿产品海运安全及质量保障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水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岩土力学、分析化学、仪器设备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标准化交叉学科。占全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10%以上的矿产品,在海洋运输和质量管控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危害中国经济安全和环境治理。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获得重大技术应用创新,显著提升口岸检测技术水平,有效保障散装精粉矿海洋运输安全,支撑进出境矿产品安全管控。
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
(1)首次将岩土力学引入散装精粉矿流态化机理研究。运用单元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大型离心机模拟试验,研究船载散装精粉矿在波浪载荷作用下动力特性,建立散装精粉矿颗粒流本构模型,分析波浪载荷作用下船载散装精粉矿流态化宏细观机理,提出基于流态化机理的海运安全预警模型和预防措施。
(2)制定铁矿、煤炭、萤石等矿产品适运水分极限检测标准,开发流盘测试仪、插入度法测试仪、样品固液混合器等适运水分极限检测设备,保障散装精粉矿海上运输安全。
(3)矿产品有害元素检测及固体废物鉴别关键技术。研制矿产品分析样品钻取装置,研究XRF、AFS、ICP-MS等技术在铁矿、煤炭、萤石等矿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口岸进口煤炭有害元素分布特征,开发基于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矿相显微分析的固体废物鉴别技术,制定检测技术标准、含铁、含铜等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保障入境矿产品技术执法。
(4)开发进出境矿产品质量保障平台。开展国外矿山、供应商即时跟踪和动态监控,建立进出境矿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从限量、合同、装卸两港检测结果差异和品牌矿种多角度对进口矿石开展评价,建立进出境矿产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船运散装矿产品流态化风险预警模块、固体废物鉴别模块。
知识产权情况: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颁布国家标准5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5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论文4篇;出版论著4部,包括《散装精粉矿海上运输的流态化机理》、《矿产品有害元素检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及案例分析》、《铁矿石贸易与检验鉴别》。
应用推广及经济、社会效益:
(1)保障入境矿产品的质量安全。2017年承担单位完成进口铁矿、煤炭法定检验1063批,贸易金额45.41亿美元,检出不合格407批,涉及索赔金额421.5万美元。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检验抽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大气污染现状,向原国家质检总局提交《进口低质褐煤影响中国气候环境亟待重视》信息专报,原国家质检总局通过《新华内参》上报国务院,推进《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
(2)承担单位多次完成固体废物鉴别,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完成“2013年青岛海关绿篱行动”中关于固体废物氧化铁皮的鉴定工作,保障国门安全。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煤炭进口,支持上海海事局对散装矿产品海运安全管控。
该项目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涉及岩土力学、分析化学、仪器设备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标准化交叉学科。占全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10%以上的矿产品,在海洋运输和质量管控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危害中国经济安全和环境治理。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获得重大技术应用创新,显著提升口岸检测技术水平,有效保障散装精粉矿海洋运输安全,支撑进出境矿产品安全管控。
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
(1)首次将岩土力学引入散装精粉矿流态化机理研究。运用单元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大型离心机模拟试验,研究船载散装精粉矿在波浪载荷作用下动力特性,建立散装精粉矿颗粒流本构模型,分析波浪载荷作用下船载散装精粉矿流态化宏细观机理,提出基于流态化机理的海运安全预警模型和预防措施。
(2)制定铁矿、煤炭、萤石等矿产品适运水分极限检测标准,开发流盘测试仪、插入度法测试仪、样品固液混合器等适运水分极限检测设备,保障散装精粉矿海上运输安全。
(3)矿产品有害元素检测及固体废物鉴别关键技术。研制矿产品分析样品钻取装置,研究XRF、AFS、ICP-MS等技术在铁矿、煤炭、萤石等矿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口岸进口煤炭有害元素分布特征,开发基于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矿相显微分析的固体废物鉴别技术,制定检测技术标准、含铁、含铜等固体废物的鉴别标准,保障入境矿产品技术执法。
(4)开发进出境矿产品质量保障平台。开展国外矿山、供应商即时跟踪和动态监控,建立进出境矿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从限量、合同、装卸两港检测结果差异和品牌矿种多角度对进口矿石开展评价,建立进出境矿产品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船运散装矿产品流态化风险预警模块、固体废物鉴别模块。
知识产权情况: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颁布国家标准5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5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论文4篇;出版论著4部,包括《散装精粉矿海上运输的流态化机理》、《矿产品有害元素检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及案例分析》、《铁矿石贸易与检验鉴别》。
应用推广及经济、社会效益:
(1)保障入境矿产品的质量安全。2017年承担单位完成进口铁矿、煤炭法定检验1063批,贸易金额45.41亿美元,检出不合格407批,涉及索赔金额421.5万美元。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检验抽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大气污染现状,向原国家质检总局提交《进口低质褐煤影响中国气候环境亟待重视》信息专报,原国家质检总局通过《新华内参》上报国务院,推进《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
(2)承担单位多次完成固体废物鉴别,打击固体废物走私,完成“2013年青岛海关绿篱行动”中关于固体废物氧化铁皮的鉴定工作,保障国门安全。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煤炭进口,支持上海海事局对散装矿产品海运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