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910412]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云服务平台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公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承担了大部分的区域客货运输,其建设规模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至2018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达484.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2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也为公路的设施管养、应急管控、运输监管、事故处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2017年江苏省五一期间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达到287.4万辆/日,较上年增长11.9%,G2京沪高速、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G42沪蓉高速等大流量路段和重要枢纽、互通、服务区均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现象,日均交通事故逾100起。公路管理涉及路桥公司、交警、交通执法监督局三家部门,其中路桥公司是公路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交警负责交通事故处理和应急管控,交通执法监督局负责道路设施管养和道路运输管理。三家单位分别通过各自的运行指挥平台开展公路经营、监管和调度。然而因相关系统架构、数据、平台功能等限制,在实际公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事前难以预警,事中调度低效、事后无法复盘等诸多问题,未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未能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大数据、云服务为契机,整合三家部门的数据资源和业务流程,构建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服务云平台,实现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事前精准预警、事中协同指挥、事后完整回溯,是现阶段提升公路交通通行能力,推动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该项目通过对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过程中的共性基础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掌握了基于事件的跨部门公路运营管理协同规律,突破了情报板通信协议标准化、“云-管-端”平台架构设计、公有云安全保障等技术难题,进行了“一路三方”协同指挥调度模式和云服务平台的设计和研制;完成了路测设备主动采集及路况、天气等互联网大数据的集成,验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完成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实现了数据采集设备及云平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取得了以下技术创新: (1)揭示了公路路侧情报板设备的通信协议,以及路侧设备与地理桩号的编码关系,首次提出了多功能感知交通平台构建方法及标准体系框架。 (2)揭示了云服务技术、“云-管-端”模式和公路资源统一调度的作用机理,首创了基于公有云的“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与服务云平台,并同步形成路侧交通设施“端上云”及云安全标准体系。 (3)发明了以事件处理为研究对象,以应急业务流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社会公众全服务为目标,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扁平化行业治理模式和管理流程,实现了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该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5篇。项目成果为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开发的公路网协同指挥云服务平台,具有智能、全面、高效、集约、安全等显著优势,并已在江苏省高速公路网、G2京沪高速公路全线、湖南S20、S71高速公路等多个省市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近两年新增销售额3184.5万元,新增利润1165.33万元。
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承担了大部分的区域客货运输,其建设规模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至2018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达484.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2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也为公路的设施管养、应急管控、运输监管、事故处理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2017年江苏省五一期间高速公路日均出口流量达到287.4万辆/日,较上年增长11.9%,G2京沪高速、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G42沪蓉高速等大流量路段和重要枢纽、互通、服务区均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交通拥堵现象,日均交通事故逾100起。公路管理涉及路桥公司、交警、交通执法监督局三家部门,其中路桥公司是公路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交警负责交通事故处理和应急管控,交通执法监督局负责道路设施管养和道路运输管理。三家单位分别通过各自的运行指挥平台开展公路经营、监管和调度。然而因相关系统架构、数据、平台功能等限制,在实际公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事前难以预警,事中调度低效、事后无法复盘等诸多问题,未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未能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大数据、云服务为契机,整合三家部门的数据资源和业务流程,构建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服务云平台,实现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的事前精准预警、事中协同指挥、事后完整回溯,是现阶段提升公路交通通行能力,推动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该项目通过对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过程中的共性基础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掌握了基于事件的跨部门公路运营管理协同规律,突破了情报板通信协议标准化、“云-管-端”平台架构设计、公有云安全保障等技术难题,进行了“一路三方”协同指挥调度模式和云服务平台的设计和研制;完成了路测设备主动采集及路况、天气等互联网大数据的集成,验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完成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实现了数据采集设备及云平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取得了以下技术创新: (1)揭示了公路路侧情报板设备的通信协议,以及路侧设备与地理桩号的编码关系,首次提出了多功能感知交通平台构建方法及标准体系框架。 (2)揭示了云服务技术、“云-管-端”模式和公路资源统一调度的作用机理,首创了基于公有云的“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与服务云平台,并同步形成路侧交通设施“端上云”及云安全标准体系。 (3)发明了以事件处理为研究对象,以应急业务流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社会公众全服务为目标,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扁平化行业治理模式和管理流程,实现了协同指挥调度云平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该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5篇。项目成果为公路网协同指挥调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开发的公路网协同指挥云服务平台,具有智能、全面、高效、集约、安全等显著优势,并已在江苏省高速公路网、G2京沪高速公路全线、湖南S20、S71高速公路等多个省市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近两年新增销售额3184.5万元,新增利润1165.33万元。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