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9616]浙江理工大学07年建筑工程科研成果(6-11)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食品饮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程正昌/高静昕
进入空间
所在地:浙江杭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6)历史街区保护物业测绘
项目简介:
该项目组可为甲方提供物业实物实地测绘的技术服务,对物业的原状、现状、改造情况、腐朽情况等方面对物业的结构体系、材料类型、和可断定的材质名称进行准确的表述,并提出适合该物业实际情况的保护措施、保护方案、装修方案等的参考性意见。
技术服务内容包括准确的各层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以及具有保护价值的室内装饰构件的大样详图。该类型的技术服务工作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重要前期工作,是历史街区保护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尤其是诸如杭州要塑造文化品质之城形象的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保留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而历史街区的更新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保护和引导使得旧的历史街区的经济复兴,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项目简介:
风景园林研究所可承接的业务:规划设计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开放空间(如城市广场)与公共绿地(如城市公园等)规划与设计;新城镇、新社区、新农村景观规划;城市街区与地段景观规划与设计;科技园区与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古典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建筑设计。
项目研究类:区域性、局域性园林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区域性、局域性园林景观特征、比较及发展研究;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的发展研究;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城市绿地及水体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园林植物鉴定、资源收集、名优苗木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城市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研究;名优苗木——“桂花”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分类、选育与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城市园林中的景观应用等系列性、整体性研究;新型园林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开发研究;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及教育研究。
培训服务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业务培训;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工程师业务培训;名优苗木选育及栽培技术业务培训。
(8)工程项目咨询管理服务
项目简介:
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是解决民用建筑能耗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的讲,对于冬季暖房,太阳热利用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是对于夏季的冷房,虽有有效的遮阳手段等但还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利用自然能源进行积极的供冷。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利用自然能源满足人居热舒适性要求的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一体化的实用性的节能技术。在夏季的冷源中,水的蒸发冷却是最有力的,它的有效利用得到了很大的期待。在目前的冷房方式中,对于由于空调吹出的冷风而产生的不舒适的问题;辐射冷房温度分布均匀,无吹冷风的感觉,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项目具有以下的特点:屋顶复合式流水集热器 节省了建筑空间,美观,并且采用了屋顶和集热器一体化技术增大了集热面积,更加有效的利用太阳能;由于采用躯体贮热式辐射暖冷房,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夏季,使用屋顶流水的蒸发冷却效果可以对室内进行积极的供冷;本系统适用范围广,特别对农村的单体住户的建筑模式有很大的利用潜力;由于本系统使用的电力估计在100-300W之间,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可承担如下方向服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咨询服务;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服务(包括招投标咨询、监理咨询服务等);工程项目后评估咨询服务;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包括预决算等);房地产开发管理咨询服务;房地产建设过程管理咨询服务等。
(9)绿色建筑技术及设备体系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发系列绿色/生态建筑技术、部品及设备体系,为节能省地型建筑提供技术基础。
具体项目和内容:利用太阳能进行热、电、冷联产,为住宅和公用建筑提供能源;一体化集成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采用辐射供冷供热及独立新风置换通风,全年供应生活热水;新型分布式、高效蓄能空调系统,系统体积小占地少,能源利用效率高;各类混合热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开发研究;高性能热泵与冷水机组的研究开发;绿色建筑的设计咨询;建筑能耗模拟、分析与诊断;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优化。
(10)既有建筑地基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方法
项目简介:
用途:目前既有建筑物地基的加固施工,只有在一层提供了施工工作面后,建筑物下的地基土才能获得合理、整体加固。这样以来,对于住宅,底层居民要搬迁,对于工厂,底层车间要停止生产,显然带来了不便还影响生产。为了减少影响,传统方法仅在建筑物外墙挑出的基础板上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而主要受力的内墙基础下地基土并未加固,会引起建筑物下凹型沉降。
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技术通过在室外施工的方法而间接加固室内地基土,在不影响底层生活、生产的情况下,使得建筑物下的地基土得到整体加固。经采用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技术加固的地基土,其特性更接近于天然地基均匀性的特点,有利于既有基础工作。
先进性:在建筑物的平面以外,可实施建筑物下面地基土的整体加固。对于住宅,不影响一层居民正常起居,不破坏室内装修;对于厂房车间,不影响底层正常生产。加固效果均匀,接近天然地基的特性。
技术成熟程度: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加固工程实例数十项。经过加固后长达2年以上的观测,加固效果显著。曾获2006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应用领域:特种工程,应用于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加固中。
(11)倾斜建筑物的扶正技术
项目简介:
用途:纠倾是指将倾斜超过规范容许值的建构筑物扶正的过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给出了建构筑物的容许倾斜值,对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Hg≤24)要小于0.004。《危险房屋鉴定标准》[1](JGJ 125-99)同时规定,当房屋局部倾斜大于0.007时,构成危险状态。
计算表明,当建筑物倾斜0.003时,由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占总弯矩的4.6%,当建筑物倾斜0.006时,由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占总弯矩的10.0%,此时的附加弯矩已经不能忽视了。因此当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大于0.006时,应对建构筑物实施纠倾,解除过大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恢复建构筑物初始受力状态,以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先进性:通过系统计算,获得了领先的纠倾原理,理论计算表明,变形沿深度分布是非线性的,在基础板宽1/2左右深度处,变形已占总变形(板面变形)的80%左右;由剪应力引起的剪切变形主要发生在基础板宽1/2深度内,超过此深度,剪应力引起的变形不再明显;当在地基土中设置应力解除孔时,由水平向应力引起的土体水平向压缩,主要发生在1/3基础板宽度范围内,应力解除孔深度超过此范围后,侧向压缩不再明显。
采用钻孔取土技术及沉井冲水排土技术,已完成50余栋建(构)筑物纠倾,其中两项工程分别获得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优秀岩土工程二等奖、四川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应用领域:特种工程,应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倾斜扶正中。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效用辐射面扩大,必定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市场前景良好。
效益分析:
项目可应用于相关建筑行业,提升建筑质量,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
技术投资分析:
(6)历史街区保护物业测绘
项目简介:
该项目组可为甲方提供物业实物实地测绘的技术服务,对物业的原状、现状、改造情况、腐朽情况等方面对物业的结构体系、材料类型、和可断定的材质名称进行准确的表述,并提出适合该物业实际情况的保护措施、保护方案、装修方案等的参考性意见。
技术服务内容包括准确的各层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以及具有保护价值的室内装饰构件的大样详图。该类型的技术服务工作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重要前期工作,是历史街区保护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尤其是诸如杭州要塑造文化品质之城形象的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保留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而历史街区的更新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保护和引导使得旧的历史街区的经济复兴,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项目简介:
风景园林研究所可承接的业务:规划设计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区域规划;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开放空间(如城市广场)与公共绿地(如城市公园等)规划与设计;新城镇、新社区、新农村景观规划;城市街区与地段景观规划与设计;科技园区与校园景观规划与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古典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建筑设计。
项目研究类:区域性、局域性园林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区域性、局域性园林景观特征、比较及发展研究;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的发展研究;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城市绿地及水体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园林植物鉴定、资源收集、名优苗木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城市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研究;名优苗木——“桂花”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分类、选育与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城市园林中的景观应用等系列性、整体性研究;新型园林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开发研究;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及教育研究。
培训服务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业务培训;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工程师业务培训;名优苗木选育及栽培技术业务培训。
(8)工程项目咨询管理服务
项目简介:
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是解决民用建筑能耗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的讲,对于冬季暖房,太阳热利用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是对于夏季的冷房,虽有有效的遮阳手段等但还没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利用自然能源进行积极的供冷。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利用自然能源满足人居热舒适性要求的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一体化的实用性的节能技术。在夏季的冷源中,水的蒸发冷却是最有力的,它的有效利用得到了很大的期待。在目前的冷房方式中,对于由于空调吹出的冷风而产生的不舒适的问题;辐射冷房温度分布均匀,无吹冷风的感觉,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项目具有以下的特点:屋顶复合式流水集热器 节省了建筑空间,美观,并且采用了屋顶和集热器一体化技术增大了集热面积,更加有效的利用太阳能;由于采用躯体贮热式辐射暖冷房,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夏季,使用屋顶流水的蒸发冷却效果可以对室内进行积极的供冷;本系统适用范围广,特别对农村的单体住户的建筑模式有很大的利用潜力;由于本系统使用的电力估计在100-300W之间,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可承担如下方向服务: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咨询服务;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咨询服务(包括招投标咨询、监理咨询服务等);工程项目后评估咨询服务;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包括预决算等);房地产开发管理咨询服务;房地产建设过程管理咨询服务等。
(9)绿色建筑技术及设备体系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发系列绿色/生态建筑技术、部品及设备体系,为节能省地型建筑提供技术基础。
具体项目和内容:利用太阳能进行热、电、冷联产,为住宅和公用建筑提供能源;一体化集成的太阳能热泵空调系统,采用辐射供冷供热及独立新风置换通风,全年供应生活热水;新型分布式、高效蓄能空调系统,系统体积小占地少,能源利用效率高;各类混合热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开发研究;高性能热泵与冷水机组的研究开发;绿色建筑的设计咨询;建筑能耗模拟、分析与诊断;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优化。
(10)既有建筑地基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方法
项目简介:
用途:目前既有建筑物地基的加固施工,只有在一层提供了施工工作面后,建筑物下的地基土才能获得合理、整体加固。这样以来,对于住宅,底层居民要搬迁,对于工厂,底层车间要停止生产,显然带来了不便还影响生产。为了减少影响,传统方法仅在建筑物外墙挑出的基础板上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而主要受力的内墙基础下地基土并未加固,会引起建筑物下凹型沉降。
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技术通过在室外施工的方法而间接加固室内地基土,在不影响底层生活、生产的情况下,使得建筑物下的地基土得到整体加固。经采用横向加筋灌浆托换技术加固的地基土,其特性更接近于天然地基均匀性的特点,有利于既有基础工作。
先进性:在建筑物的平面以外,可实施建筑物下面地基土的整体加固。对于住宅,不影响一层居民正常起居,不破坏室内装修;对于厂房车间,不影响底层正常生产。加固效果均匀,接近天然地基的特性。
技术成熟程度: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加固工程实例数十项。经过加固后长达2年以上的观测,加固效果显著。曾获2006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应用领域:特种工程,应用于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加固中。
(11)倾斜建筑物的扶正技术
项目简介:
用途:纠倾是指将倾斜超过规范容许值的建构筑物扶正的过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给出了建构筑物的容许倾斜值,对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Hg≤24)要小于0.004。《危险房屋鉴定标准》[1](JGJ 125-99)同时规定,当房屋局部倾斜大于0.007时,构成危险状态。
计算表明,当建筑物倾斜0.003时,由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占总弯矩的4.6%,当建筑物倾斜0.006时,由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占总弯矩的10.0%,此时的附加弯矩已经不能忽视了。因此当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大于0.006时,应对建构筑物实施纠倾,解除过大倾斜引起的附加弯矩,恢复建构筑物初始受力状态,以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
先进性:通过系统计算,获得了领先的纠倾原理,理论计算表明,变形沿深度分布是非线性的,在基础板宽1/2左右深度处,变形已占总变形(板面变形)的80%左右;由剪应力引起的剪切变形主要发生在基础板宽1/2深度内,超过此深度,剪应力引起的变形不再明显;当在地基土中设置应力解除孔时,由水平向应力引起的土体水平向压缩,主要发生在1/3基础板宽度范围内,应力解除孔深度超过此范围后,侧向压缩不再明显。
采用钻孔取土技术及沉井冲水排土技术,已完成50余栋建(构)筑物纠倾,其中两项工程分别获得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优秀岩土工程二等奖、四川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应用领域:特种工程,应用于既有建(构)筑物倾斜扶正中。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效用辐射面扩大,必定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市场前景良好。
效益分析:
项目可应用于相关建筑行业,提升建筑质量,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