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1071]多工种、可配置城轨交通仿真培训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针对轨道交通现场设备无法在保障运营的情况下满足司机、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操作培训的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建模、计算机仿真、虚拟仪表、计算机成像等技术,提出了动态软件仿真技术、软模拟器与实体模型相结合的方式,从多线路、多工种、网络化运营培训出发,对现场设备(轨道、道岔、信号机、车辆等)、信号系统、运营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开发出可配置的、适合于多工种、多线路的仿真培训系统(包括集群式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车站设备监控仿真培训和列车运行仿真软件通用平台),用于轨道交通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和岗位的培训与考核。集群式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创新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仪表技术与计算机成像技术,将地铁列车驾驶控制台上的控制开关、按键、仪表、指示灯、显示器等装置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根据计算结果构造包括列车参数、声音、前景等逼真的运行环境;采用创新的、具有自动识别列车型号的计算机接口系统,为一个控制台模拟多种型号列车提供可能;同时还设计了与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之间的软件接口,为多岗位的联合培训提供平台。《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020514692.9);自主开发应用的《集群式通用桌面模拟驾驶仿真软件V1.0》获计算机软件著怍权(登记号2010SR067446)。车站设备监控仿真培训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LSE的技术和思想设计仿真模拟器,首创了以动态软件仿真技术、闭环软模拟器与动态的车站实体沙盘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与现场运营相一致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并首次利用闭环仿真技术反馈真实的现场情况和进行操作与事故反演;针对各线路技术制式、设备选型、运营管理存在的差异性,实现了可配置的车站机电系统智能模型的构建模式,形成了3项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BAS控制系统及其方法》(200910198767.9)、《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中通过时间表进行设备控制的方法》(200910198767.9)、《分布式信息系统软件分发部署的控制方法》(200910200166.7),形成了1项软件著作权《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仿真培训系统》(2011SR012038)。列车运行仿真软件通用平台把城轨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结构化、层次化,再总结各层特点,依次实现了组件库、基本制式库、基本功能库,最后利用站场自动生成技术等技术,通过底层数据的替换自动组装成目标系统。该平台获得了软件著作权(2011SR011952)。利用平台开发了不同线路的列车运行仿真培训系统。技术成果已在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用于培训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及以上相关系统维护人员,至今年累计已培训完成站长197人、行车调度员65人、车站值班员970人、列车驾驶员2042人、站务员280人。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查新咨询报告分析和专家评价,该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针对轨道交通现场设备无法在保障运营的情况下满足司机、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操作培训的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建模、计算机仿真、虚拟仪表、计算机成像等技术,提出了动态软件仿真技术、软模拟器与实体模型相结合的方式,从多线路、多工种、网络化运营培训出发,对现场设备(轨道、道岔、信号机、车辆等)、信号系统、运营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开发出可配置的、适合于多工种、多线路的仿真培训系统(包括集群式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车站设备监控仿真培训和列车运行仿真软件通用平台),用于轨道交通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和岗位的培训与考核。集群式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创新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仪表技术与计算机成像技术,将地铁列车驾驶控制台上的控制开关、按键、仪表、指示灯、显示器等装置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根据计算结果构造包括列车参数、声音、前景等逼真的运行环境;采用创新的、具有自动识别列车型号的计算机接口系统,为一个控制台模拟多种型号列车提供可能;同时还设计了与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之间的软件接口,为多岗位的联合培训提供平台。《通用桌面模拟驾驶台》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020514692.9);自主开发应用的《集群式通用桌面模拟驾驶仿真软件V1.0》获计算机软件著怍权(登记号2010SR067446)。车站设备监控仿真培训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LSE的技术和思想设计仿真模拟器,首创了以动态软件仿真技术、闭环软模拟器与动态的车站实体沙盘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与现场运营相一致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并首次利用闭环仿真技术反馈真实的现场情况和进行操作与事故反演;针对各线路技术制式、设备选型、运营管理存在的差异性,实现了可配置的车站机电系统智能模型的构建模式,形成了3项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BAS控制系统及其方法》(200910198767.9)、《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中通过时间表进行设备控制的方法》(200910198767.9)、《分布式信息系统软件分发部署的控制方法》(200910200166.7),形成了1项软件著作权《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监控仿真培训系统》(2011SR012038)。列车运行仿真软件通用平台把城轨交通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结构化、层次化,再总结各层特点,依次实现了组件库、基本制式库、基本功能库,最后利用站场自动生成技术等技术,通过底层数据的替换自动组装成目标系统。该平台获得了软件著作权(2011SR011952)。利用平台开发了不同线路的列车运行仿真培训系统。技术成果已在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用于培训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及以上相关系统维护人员,至今年累计已培训完成站长197人、行车调度员65人、车站值班员970人、列车驾驶员2042人、站务员280人。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查新咨询报告分析和专家评价,该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