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9365]可穿戴式人体生物信息感知系统及设备研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医疗器械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近年来,各种新型人体生理信号监护设备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温、脉搏、心电、血压等生理参数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对这些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有助于详细、及时的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减少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市场上的生理参数监护设备越来越多,可监测的生理参数由单一参数走向多生理参数,包括心电、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波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简单的生理信息监测发展到对异常生理信息的检测、分析。但是这些设备都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体积大,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价格昂贵,不适合在家庭和社区使用;专业性强,脉搏、心电等生理信息的解读必须依靠专业医生。这就迫切需要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携带、功能强大的医疗监护设备出现,协助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该项目由厦门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可穿戴式人体生物信息感知系统及设备研发支持系统的开发工作,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5年12月结束。该项目主要技术包含可穿戴式家庭体域网监护系统的设计,由一系列智能生理参数传感器节点构成,包括血氧传感器、血压、体温传感器等,连续监视生理信号和记录人体健康信号,包括心电ECG、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等参数,蓝牙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将实时心电信号传输到智能手机;预警系统能接收患者系统发送的多种生理信号并给出健康状况推断;智能药盒系统能全方位提醒人们用药,保障身体健康。最后给出了在医院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的测试结果。家庭健康监测体域网本质上是物联网,由一系列智能生理参数传感器节点构成,包括血氧传感器、腕表型血糖传感器和加速度器等,连续监视生理信号和记录人体健康信号,包括心电ECG、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等参数.节点都具有独立数据存储、运算、电源管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融合先进网络协议(如Bluetooth、WIFI或Zigbee),实现生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家庭健康管理系统。项目技术目标:监控系统可实现对心电、体温等多个常用关键指标的监测;环境温湿度测量,提供人体舒适度指标。体表温测温:测量范围35.5-42℃,测量精度±0.2℃;心电测量:电压测量误差<10%,共模抑制比≥89dB,放大带宽0.5-40Hz(0.05-130Hz测量),提供主要心电图参数可实现多种典型心律失常报警;多参数检测集成,佩戴式,具有采集、显示、储存、无线发送与接收、报警等功能;监控系统能够同时收集和监控多人的生理信息;实现无漏报。可穿戴是以人为核心的,可穿戴计算的核心是对人类的增强,是对人类智能、感能和体能的增强,可穿戴的趋势不仅是穿戴身上,还要植于体内。可穿戴计算追求人机合一,人机协同,可穿戴是以人为中心的,是围绕人转的技术,这就是未来的趋势;在工业界领域,可穿戴在工业界的应用和工业4.0的结合;在产业界领域,以深圳为首,可穿戴已经做到了类似手机在世界的地位。研制的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家庭健康跟踪系统,家庭用药辅助系统,基于北斗和Android平台的弱势群体监控帮助系统软硬件平台系统已在公司推广,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各种新型人体生理信号监护设备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温、脉搏、心电、血压等生理参数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对这些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有助于详细、及时的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减少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市场上的生理参数监护设备越来越多,可监测的生理参数由单一参数走向多生理参数,包括心电、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波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简单的生理信息监测发展到对异常生理信息的检测、分析。但是这些设备都具有一些明显的缺点:体积大,操作复杂,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价格昂贵,不适合在家庭和社区使用;专业性强,脉搏、心电等生理信息的解读必须依靠专业医生。这就迫切需要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携带、功能强大的医疗监护设备出现,协助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该项目由厦门市科技局科研项目可穿戴式人体生物信息感知系统及设备研发支持系统的开发工作,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5年12月结束。该项目主要技术包含可穿戴式家庭体域网监护系统的设计,由一系列智能生理参数传感器节点构成,包括血氧传感器、血压、体温传感器等,连续监视生理信号和记录人体健康信号,包括心电ECG、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等参数,蓝牙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用于将实时心电信号传输到智能手机;预警系统能接收患者系统发送的多种生理信号并给出健康状况推断;智能药盒系统能全方位提醒人们用药,保障身体健康。最后给出了在医院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的测试结果。家庭健康监测体域网本质上是物联网,由一系列智能生理参数传感器节点构成,包括血氧传感器、腕表型血糖传感器和加速度器等,连续监视生理信号和记录人体健康信号,包括心电ECG、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等参数.节点都具有独立数据存储、运算、电源管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融合先进网络协议(如Bluetooth、WIFI或Zigbee),实现生理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家庭健康管理系统。项目技术目标:监控系统可实现对心电、体温等多个常用关键指标的监测;环境温湿度测量,提供人体舒适度指标。体表温测温:测量范围35.5-42℃,测量精度±0.2℃;心电测量:电压测量误差<10%,共模抑制比≥89dB,放大带宽0.5-40Hz(0.05-130Hz测量),提供主要心电图参数可实现多种典型心律失常报警;多参数检测集成,佩戴式,具有采集、显示、储存、无线发送与接收、报警等功能;监控系统能够同时收集和监控多人的生理信息;实现无漏报。可穿戴是以人为核心的,可穿戴计算的核心是对人类的增强,是对人类智能、感能和体能的增强,可穿戴的趋势不仅是穿戴身上,还要植于体内。可穿戴计算追求人机合一,人机协同,可穿戴是以人为中心的,是围绕人转的技术,这就是未来的趋势;在工业界领域,可穿戴在工业界的应用和工业4.0的结合;在产业界领域,以深圳为首,可穿戴已经做到了类似手机在世界的地位。研制的便携式心电信号采集系统,家庭健康跟踪系统,家庭用药辅助系统,基于北斗和Android平台的弱势群体监控帮助系统软硬件平台系统已在公司推广,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