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9023]环境因子对温室养殖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的影响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通过对中华鳖温室养殖基地幼鳖池和成鳖池的细菌性疾病发生情况及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的调查和监测,探讨了水体环境因子与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的关系,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总氮、氨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总磷浓度无相关关系。采用多样性指数、指示群落法等对水质进行了评价,发现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健康鳖后可导致其血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血液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3种酶活力显著升高;分离并鉴定出3种优势病原细菌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实验了不同温度和pH水体水体养殖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稚鳖,结果发现在26℃和pH8.0组合的条件下患病程度最轻;饲料中添加适量枯草芽孢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与低聚木糖的组合,可提高中华鳖稚鳖的增重率,并可提高肠道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枯草芽孢杆菌最适添加量范围1.0-2.0g/kg,枯草芽孢杆菌与低聚木糖组合的最适添加量为1.0g/kg枯草芽孢杆菌+200mg/kg低聚木糖。该项目对有效地防治中华鳖细菌性疾病,促进中华鳖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中华鳖温室养殖基地幼鳖池和成鳖池的细菌性疾病发生情况及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的调查和监测,探讨了水体环境因子与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的关系,发现该病的发生与总氮、氨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总磷浓度无相关关系。采用多样性指数、指示群落法等对水质进行了评价,发现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与浮游植物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健康鳖后可导致其血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血液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3种酶活力显著升高;分离并鉴定出3种优势病原细菌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实验了不同温度和pH水体水体养殖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稚鳖,结果发现在26℃和pH8.0组合的条件下患病程度最轻;饲料中添加适量枯草芽孢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与低聚木糖的组合,可提高中华鳖稚鳖的增重率,并可提高肠道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枯草芽孢杆菌最适添加量范围1.0-2.0g/kg,枯草芽孢杆菌与低聚木糖组合的最适添加量为1.0g/kg枯草芽孢杆菌+200mg/kg低聚木糖。该项目对有效地防治中华鳖细菌性疾病,促进中华鳖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