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投资分析:
主要由主塔、副塔和沉灰池、加料池及配浆池组成。主塔内安装有若干块“高负荷旋流塔板”和高效除雾板(该板也可能安装在副塔内)。来自锅炉的含尘、含硫烟气从主塔底部进入主塔,在塔内旋流上升、并在各板上与由塔顶进入的液体旋流接触,完成除尘、脱硫任务;洁净烟气经副塔进入烟囱,由烟囱顶部排空。
携有大量烟尘和脱硫渣的液体从主塔底部排出流入沉灰池,烟尘和脱硫渣沉入池底,定期用机械捞出或用浓浆泵将底部浓浆打出。上部清液溢流到加料池,与来自配浆池的脱硫剂混合、反应后,再送入主塔顶部循环使用。
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燃煤锅炉。既可以用于新安装的锅炉,也可以用于原有“水膜除尘器”的改造。它具有如下特点:
1. 在单一设备内同时完成除尘、脱硫任务。系统简单,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
2. 采用先进的旋流技术,工作负荷大、操作弹性高、防堵防垢性能好、气体阻力小、脱硫效率高。
3. 根据烟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初始含量,可调整板数,保证达到排放要求。
4. 装配有先进的除雾装置,使洁净烟气带水量小。
5. 可以使用石灰、石灰石和某些工业废料作脱硫剂。因地制易、就地取材,系统运行费用低。
6. 根据不同的脱硫要求,脱硫除尘塔内流动的液体既可以是溶液(清液)、也可以是浆液。
7. 入塔液体由管道直接送入(不需喷头),无喷头堵塞问题,且液体输送阻力小,功耗低。
8. 采用液体全部循环的封闭式操作,无水污染问题。
9. 对“水膜除尘器”改造工程,可完全利用原来的麻石水膜除尘塔、部分利用原来的沉灰池,使改造工程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塔内安装旋流板后,气液接触更充分,除尘效率比原水膜除尘器有明显提高。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技术1998年通过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证书号:豫科鉴委字[1998]第409号)。
我国现有数量巨大的中、小型锅炉急需安装烟气脱硫除尘净化装置,该技术可以立即大规模投入市场。
效益分析:
已在4吨/小时、10吨/小时、20吨/小时和130吨/小时锅炉的烟气脱硫除尘中有成功的应用实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