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1500]萤火虫生态旅游及萤火虫资源开发利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养殖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萤火虫属鞘翅类昆虫,四个生活形态:卵、幼虫、蛹及成虫都会发光,是著名的观赏昆虫。自古以来,课题组人民对萤火虫就非常熟悉,而且有关萤火虫的历史传说非常悠久。萤火虫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城市的儿童和青年几乎没有见过萤火虫,只存在中老年人的回忆中。由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自然界萤火虫越来越少。萤火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壮观的发光,而这美丽的生物光可以作为一种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带对萤火虫的旅游开发较为成熟,而中国萤火虫产业的开发始于2007年。中国的萤火虫产业刚刚起步,真正意义上的萤火虫产业应该始于2007年。原因在于中国萤火虫研究非常缺乏,萤火虫的大规模繁育、萤火虫的自然保育等技术无人知晓。2007年五一黄金周时,付新华博士曾在北京市植物园自费进行萤火虫生态展览,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前来观赏的人群达1万多人次,经调查,99%的城市孩子未曾见过萤火虫,90%以上的年轻人未曾见过萤火虫,100%的中老年人表示以前见过萤火虫但近10年来不曾见过萤火虫。所有年龄层的人们对萤火虫具有极大的兴趣,物以稀为贵,可见萤火虫商业化的利益极大。中国具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生态旅游市场极大,萤火虫旅游和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可实现双赢,中国萤火虫产业化期待井喷。付新华博士为中国第一位研究萤火虫的权威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奥林巴斯生物发光研究所海外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受到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科技报、新浪网、新知客、南都周刊、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付新华博士自2000年开始从事萤火虫研究,在中国发现了4种水栖萤火虫,其中2种为中国特有的新种类。成功开发出了水栖萤火虫饲养装置,该装置已经申请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体系可在室内进行大规模培育及饲养萤火虫,年产萤火虫20-30万头,每年可用于萤火虫投放的数量为5-10万头,完全满足萤火虫景观的需求。项目收益分析:总投资:250万-300万,专利技术转让费130万(省内买断,180万)+ 引种费30万(3万只×10元/只)+ 饲养装置6万(3000个饲养装置×20元/个,可以维持每年萤火虫种群30万只水平)=166-216万。每年的指导费用10万/年+人工费9.6万/年(8人×1.2万/年)+饵料饲养1万/年+水、电3万/年+其他4万(空调、充氧器、温度计等),折旧期为5年,则每年0.8万/年=24.4万/年。后续引种费10万(每隔五年需引种1万头,与室内饲养的萤火虫种群进行杂交,以提高野性,使得萤火虫发光能力更亮,飞行性更强)。假如萤火虫景观门票30元/人,按照每年客流量10万人次/年,则萤火虫景观收益为300万元/年。萤火虫景观为长期甚至终身景观,可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对方合作要求:能够建造或具有至少1000平方米的室内饲养萤火虫空间,资金不低于300万。有旅游市场开发和推广的能力。
萤火虫属鞘翅类昆虫,四个生活形态:卵、幼虫、蛹及成虫都会发光,是著名的观赏昆虫。自古以来,课题组人民对萤火虫就非常熟悉,而且有关萤火虫的历史传说非常悠久。萤火虫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城市的儿童和青年几乎没有见过萤火虫,只存在中老年人的回忆中。由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自然界萤火虫越来越少。萤火虫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壮观的发光,而这美丽的生物光可以作为一种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带对萤火虫的旅游开发较为成熟,而中国萤火虫产业的开发始于2007年。中国的萤火虫产业刚刚起步,真正意义上的萤火虫产业应该始于2007年。原因在于中国萤火虫研究非常缺乏,萤火虫的大规模繁育、萤火虫的自然保育等技术无人知晓。2007年五一黄金周时,付新华博士曾在北京市植物园自费进行萤火虫生态展览,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前来观赏的人群达1万多人次,经调查,99%的城市孩子未曾见过萤火虫,90%以上的年轻人未曾见过萤火虫,100%的中老年人表示以前见过萤火虫但近10年来不曾见过萤火虫。所有年龄层的人们对萤火虫具有极大的兴趣,物以稀为贵,可见萤火虫商业化的利益极大。中国具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生态旅游市场极大,萤火虫旅游和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可实现双赢,中国萤火虫产业化期待井喷。付新华博士为中国第一位研究萤火虫的权威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奥林巴斯生物发光研究所海外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受到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科技报、新浪网、新知客、南都周刊、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付新华博士自2000年开始从事萤火虫研究,在中国发现了4种水栖萤火虫,其中2种为中国特有的新种类。成功开发出了水栖萤火虫饲养装置,该装置已经申请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体系可在室内进行大规模培育及饲养萤火虫,年产萤火虫20-30万头,每年可用于萤火虫投放的数量为5-10万头,完全满足萤火虫景观的需求。项目收益分析:总投资:250万-300万,专利技术转让费130万(省内买断,180万)+ 引种费30万(3万只×10元/只)+ 饲养装置6万(3000个饲养装置×20元/个,可以维持每年萤火虫种群30万只水平)=166-216万。每年的指导费用10万/年+人工费9.6万/年(8人×1.2万/年)+饵料饲养1万/年+水、电3万/年+其他4万(空调、充氧器、温度计等),折旧期为5年,则每年0.8万/年=24.4万/年。后续引种费10万(每隔五年需引种1万头,与室内饲养的萤火虫种群进行杂交,以提高野性,使得萤火虫发光能力更亮,飞行性更强)。假如萤火虫景观门票30元/人,按照每年客流量10万人次/年,则萤火虫景观收益为300万元/年。萤火虫景观为长期甚至终身景观,可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对方合作要求:能够建造或具有至少1000平方米的室内饲养萤火虫空间,资金不低于300万。有旅游市场开发和推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