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60814]特高含水期河道砂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来源于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Q95E0440)及胜利石油管理局的“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ZD95025),属于油田开发地质学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科学技术领域。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内外有关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现状和高度非均质的河流相砂岩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入手,以采用随机地质建模方法建立反映非均质特征和随开采时间而变化的的地质模型为核心,以动静态相结合为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地质条件约束下从测井、油藏工程、生产动态等多个方面综合预测剩余油分布状况,着重阐明特高含水期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总结剩余油形成与分布预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剩余油挖潜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提出挖潜措施及建议,为剩余油挖潜和三次采油提供科学依据,在该油藏及其它同类油藏中推广应用和验证。其主要特点是: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高;采用随机地质建模新技术首次建立了随注水开发过程而变化的四维定量油藏地质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地质条件约束的水淹层测井评价”新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从而大大提高了剩余油预测精度;发现了高度分散的特高含水期主力区块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形成了动静态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地质条件约束下从测井、油藏工程、生产动态等多个方面综合预测剩余油分布新的配套方法和技术,并且研制开发出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制定出的剩余油挖潜增产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96年起将该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孤岛、孤东、胜坨、平方王和渤南等油田,实施各种增产措施后已经累计增油880200吨,新增产值87135万元,新增利税(纯收入)43706万元。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预计在孤岛、胜坨、平方王和渤南等油田可创经济效益33.1429亿元。该成果适用性非常强,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已进一步应用到曲堤、临南、埕岛以及中原、辽河等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该项目来源于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Q95E0440)及胜利石油管理局的“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编号:ZD95025),属于油田开发地质学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科学技术领域。该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内外有关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现状和高度非均质的河流相砂岩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入手,以采用随机地质建模方法建立反映非均质特征和随开采时间而变化的的地质模型为核心,以动静态相结合为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地质条件约束下从测井、油藏工程、生产动态等多个方面综合预测剩余油分布状况,着重阐明特高含水期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总结剩余油形成与分布预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剩余油挖潜目标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提出挖潜措施及建议,为剩余油挖潜和三次采油提供科学依据,在该油藏及其它同类油藏中推广应用和验证。其主要特点是: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高;采用随机地质建模新技术首次建立了随注水开发过程而变化的四维定量油藏地质模型;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地质条件约束的水淹层测井评价”新技术预测剩余油分布,从而大大提高了剩余油预测精度;发现了高度分散的特高含水期主力区块河流相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形成了动静态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地质条件约束下从测井、油藏工程、生产动态等多个方面综合预测剩余油分布新的配套方法和技术,并且研制开发出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制定出的剩余油挖潜增产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96年起将该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孤岛、孤东、胜坨、平方王和渤南等油田,实施各种增产措施后已经累计增油880200吨,新增产值87135万元,新增利税(纯收入)43706万元。随着该项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预计在孤岛、胜坨、平方王和渤南等油田可创经济效益33.1429亿元。该成果适用性非常强,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已进一步应用到曲堤、临南、埕岛以及中原、辽河等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中,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