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本技术是原位复合制备抗紫外聚酯及抗紫外纤维,通过设计一种新颖的纳米二氧化钛原位制备抗紫外聚酯的方法,使纳米二氧化钛在聚酯合成过程中与聚酯单体原位复合在一起,并在单体中稳定分散,达到均匀分散效果。由此方法制得的聚酯纤维与普通纤维相比纺丝与染色性均不受影响,抗紫外效果显著长效环保。该产品添加的纳米材料无毒无害,具有永久抗紫外性能,克服了以往后处理技术耐洗性差,抗紫外性能不理想,功能失效快、易老化、颜色单一等缺点,是纳米技术用在传统产业中又一成功应用。该技术工艺简单,与常规PET类似,可以在现有的半连续聚酯生产线上生产,抗紫外聚酯切片质量良好,已年产1万吨半连续聚酯生产线上生产几百吨,成功纺成DTY、FDY、吸湿排汗异型丝、短纤等,可纺性好,工业化生产稳定。该技术来源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已申请专利并获授权,还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抗紫外功能产品在纺织行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产品可广泛用于制作帐篷、遮阳伞、夏季服饰、野外工作服、训练服、运动服、窗帘织物、游泳衣、制服、广告布等。特别适宜织造高档T恤衫、运动服、训练服等夏季凉爽面料,其功能性、安全性、耐洗涤性、服用性均优于目前常用产品。 据统计,目前世界功能纺织品的需求量超过500亿米,我国需求量近50亿米。根据我国聚酯纤维的年产量及差别化率,目前抗紫外纤维在其中至少有5~10%的市场需求,即有5~10万吨左右,将产生10亿元/年左右的产值,获得1-2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随着高档次的功能纺织品出口量逐年增加,为了提高国产涤纶的市场竞争力,聚酯纤维功能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抗紫外纤维的需求将会以较快的速度上升。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原位复合的方法,具有长效环保特点,所以市场占有量将远高于目前后整理及熔融共混方法。尤其近年来太阳黑子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报刊的宣传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老百姓对紫外线的危害程度和防护意识也随之加强,对抗紫外服装的需求量会稳步上升,因此,实现的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 经济收益分析:对有半连续聚酯及纺丝生产线的企业,无需固定投入,只需一定的流动资金。 厂房条件建议:对有半连续聚酯及纺丝生产线的企业,无需建设。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