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4950]沧东复杂断块油田300万吨效益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属于油气田井开发工程领域。
2、立项背景:渤海湾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产量稳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沧东地区是渤海湾复杂断块油田的典型代表,原油年产规模300万吨,占河北省1/3以上,其地质特征复杂、井况复杂、地面环境复杂,历经50余年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加大,同时受中低油价冲击,实现效益稳产是石油行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此联合河北工业大学攻关复杂断块油田效益稳产关键技术,实现沧东地区持续效益稳产,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3、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1)创建复杂断块油田油藏精细表征技术。形成断块内薄砂体预测技术、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三相耦合”的井震构型相模式及其控制的四维剩余油定量表征技术,砂体预测吻合率超过90%,构型刻画及剩余油表征从砂体级(6级)精细到纹层级(12级)。(2)创立高含水期渗流场精细调控提高采收率技术。首创3类10参数渗流场矢量表征方法;形成多因素交叉自动评价方法,实现潜力6类分区;形成了依托“多因素变权决策”长井段层系井网重组、分层量化分注技术的“建、植、补、匀、稳、控”6类流场调控模式。(3)创新注采流场智能调控工艺技术。创新集成分层注水、人工举升及数字技术,形成注采流场智能调控工艺技术,有效提升大港油田高含水区块的稳油控水水平。非接触压电控制智能分注技术实现井丛场大斜度井多级分注;抽油机远程智能调控技术提升泵效8个百分点;集成潜油螺杆泵配套技术系统效率提高19.8个百分点。(4)推动绿色油田建设技术进步。创新一体化部署、工厂化作业、集约化配套、清洁化生产的井丛场配套建设技术;首次建立化学驱体系环境评价基准;形成超高温油藏表活剂原位乳化驱体系,突破化学驱温度禁区,温度上限由90℃提高到110℃。授权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4件,发表EI论文4篇。
4、技术经济指标:(1)复杂断块油藏断距识别由10m精确到5m,砂体识别由10m精细到4m;构型刻画与剩余油表征从单砂体(6级)精细到纹层级(12级)。(2)自然递减下降8.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增加原油20万吨。(3)增加可采储量3116万吨,相当于发现亿吨级油田。(4)减少占地739亩,节约投资2.15亿元,减少碳排放5195万吨。(5)桶油完全成本下降28%。
5、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在16个油田应用,覆盖地质储量5.8亿吨,实践6类渗流场调控模式,共计1800井次,2016-2018年增产原油267.9万吨,增加可采储量3116万吨,相当于新发现亿吨级优质石油地质储量,新增产值80.7亿元,新增利润37.3亿元,新增税收11.42亿元,实现了该区300万吨效益稳产。成果将在大港原油产量500万吨上产实践中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并且为中国石油实现2亿吨效益稳产的同类油藏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1、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属于油气田井开发工程领域。
2、立项背景:渤海湾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产量稳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沧东地区是渤海湾复杂断块油田的典型代表,原油年产规模300万吨,占河北省1/3以上,其地质特征复杂、井况复杂、地面环境复杂,历经50余年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加大,同时受中低油价冲击,实现效益稳产是石油行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为此联合河北工业大学攻关复杂断块油田效益稳产关键技术,实现沧东地区持续效益稳产,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3、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1)创建复杂断块油田油藏精细表征技术。形成断块内薄砂体预测技术、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三相耦合”的井震构型相模式及其控制的四维剩余油定量表征技术,砂体预测吻合率超过90%,构型刻画及剩余油表征从砂体级(6级)精细到纹层级(12级)。(2)创立高含水期渗流场精细调控提高采收率技术。首创3类10参数渗流场矢量表征方法;形成多因素交叉自动评价方法,实现潜力6类分区;形成了依托“多因素变权决策”长井段层系井网重组、分层量化分注技术的“建、植、补、匀、稳、控”6类流场调控模式。(3)创新注采流场智能调控工艺技术。创新集成分层注水、人工举升及数字技术,形成注采流场智能调控工艺技术,有效提升大港油田高含水区块的稳油控水水平。非接触压电控制智能分注技术实现井丛场大斜度井多级分注;抽油机远程智能调控技术提升泵效8个百分点;集成潜油螺杆泵配套技术系统效率提高19.8个百分点。(4)推动绿色油田建设技术进步。创新一体化部署、工厂化作业、集约化配套、清洁化生产的井丛场配套建设技术;首次建立化学驱体系环境评价基准;形成超高温油藏表活剂原位乳化驱体系,突破化学驱温度禁区,温度上限由90℃提高到110℃。授权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4件,发表EI论文4篇。
4、技术经济指标:(1)复杂断块油藏断距识别由10m精确到5m,砂体识别由10m精细到4m;构型刻画与剩余油表征从单砂体(6级)精细到纹层级(12级)。(2)自然递减下降8.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增加原油20万吨。(3)增加可采储量3116万吨,相当于发现亿吨级油田。(4)减少占地739亩,节约投资2.15亿元,减少碳排放5195万吨。(5)桶油完全成本下降28%。
5、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在16个油田应用,覆盖地质储量5.8亿吨,实践6类渗流场调控模式,共计1800井次,2016-2018年增产原油267.9万吨,增加可采储量3116万吨,相当于新发现亿吨级优质石油地质储量,新增产值80.7亿元,新增利润37.3亿元,新增税收11.42亿元,实现了该区300万吨效益稳产。成果将在大港原油产量500万吨上产实践中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并且为中国石油实现2亿吨效益稳产的同类油藏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