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1283]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关键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选矿工程领域。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70%左右,由于我国原煤质量差、加工利用程度低,造成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煤炭湿法分选理论及方法一直是主导选煤技术发展的基础,但我国煤炭可采储量的2/3以上分布在西北等干旱缺水地区,难以采用传统的耗水量大的湿法分选方法,制约了煤炭的分选洁净利用,开展高效干法选煤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分迫切。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干法风力分选及湿法分选方法,发明了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技术,解决了干法选煤的世界性难题。主要内容:(1)发明了高效梯级干法分选床。其床面纵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 +4°,床面横向与水平面夹角为0°~ 15°,床面上间隔平行地设有条状格条。通过参数优化,入选物料在振动和气流形成的复合力场中做类螺旋翻转运动,实现宽粒级多组分煤炭的梯级分选。(2)研制了大型复合式干法分选机。主要由振动给料机、分选床、机架、振动器、供风室、吊挂装置、减震弹簧、排料装置、可调翻板、接料槽等组成。突破了传统的风力选煤模式,通过自生介质分选、翻转剥离分选、密度离析、高密度颗粒浮力效应等协同作用,实现了80-0mm煤炭的高效分选,分选原理独特,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处理能力达480t/h,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合式干法分选机。(3)发明了模块式两段大压降稳压气体分布器,采用预布风和耐磨抗堵的钢基复合式布风板均匀布风,满足宽粒级加重质对布风均匀稳定性的要求。分选机内设模块式布风装置和加重质短距回流装置,提高了分选性能和可靠性。可实现低密度分选,分选精度高。(4)提出了模块式干法选煤系统,将给料系统、分选系统、介质净化回收系统、供风除尘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产品输送系统集成装配在同一平台。根据煤炭性质和产品质量要求,优化分选工艺,实现了煤炭的有效干法分选,分选精度高、处理能力大、不用水、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解决了我国西部干旱缺水、高寒地区及易泥化煤炭的高效加工利用难题。模块式复合干法选煤系统已在河北开滦集团公司等全国煤炭企业广泛应用,并出口到美国、南非等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获中国发明专利5项,国外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52篇。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及世界其它缺水地区的煤炭分选提供了有效方法,对煤炭洁净加工利用、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等具有重大意义。
本项目属选矿工程领域。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70%左右,由于我国原煤质量差、加工利用程度低,造成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以来,煤炭湿法分选理论及方法一直是主导选煤技术发展的基础,但我国煤炭可采储量的2/3以上分布在西北等干旱缺水地区,难以采用传统的耗水量大的湿法分选方法,制约了煤炭的分选洁净利用,开展高效干法选煤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分迫切。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干法风力分选及湿法分选方法,发明了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技术,解决了干法选煤的世界性难题。主要内容:(1)发明了高效梯级干法分选床。其床面纵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 +4°,床面横向与水平面夹角为0°~ 15°,床面上间隔平行地设有条状格条。通过参数优化,入选物料在振动和气流形成的复合力场中做类螺旋翻转运动,实现宽粒级多组分煤炭的梯级分选。(2)研制了大型复合式干法分选机。主要由振动给料机、分选床、机架、振动器、供风室、吊挂装置、减震弹簧、排料装置、可调翻板、接料槽等组成。突破了传统的风力选煤模式,通过自生介质分选、翻转剥离分选、密度离析、高密度颗粒浮力效应等协同作用,实现了80-0mm煤炭的高效分选,分选原理独特,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处理能力达480t/h,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合式干法分选机。(3)发明了模块式两段大压降稳压气体分布器,采用预布风和耐磨抗堵的钢基复合式布风板均匀布风,满足宽粒级加重质对布风均匀稳定性的要求。分选机内设模块式布风装置和加重质短距回流装置,提高了分选性能和可靠性。可实现低密度分选,分选精度高。(4)提出了模块式干法选煤系统,将给料系统、分选系统、介质净化回收系统、供风除尘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产品输送系统集成装配在同一平台。根据煤炭性质和产品质量要求,优化分选工艺,实现了煤炭的有效干法分选,分选精度高、处理能力大、不用水、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解决了我国西部干旱缺水、高寒地区及易泥化煤炭的高效加工利用难题。模块式复合干法选煤系统已在河北开滦集团公司等全国煤炭企业广泛应用,并出口到美国、南非等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获中国发明专利5项,国外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篇、EI收录52篇。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及世界其它缺水地区的煤炭分选提供了有效方法,对煤炭洁净加工利用、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等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