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4026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泥浆运输船监管系统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水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彭勇
所在地:江苏无锡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是针对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于2012年11月27日由江苏省交通厅立项开展研究,2014年7月完成了一套泥浆运输船监管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泥浆(特殊品)水上运输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15年11月16日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成果鉴定。
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并建立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运河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监管,采用二层结构,由前端(码头和运输船)信息采集系统和后台信息处理系统二部分组成,综合运用涉及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反馈控制的多种物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前端系统基于RFID身份识别、Zigbee 无线传感网及航行轨迹跟踪、GPS定位、视频监控和抓拍、GPRS无线通信技术,以及RS485、MODBUS工业总线技术实现多模融合信息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后台系统建立以实时监测及身份识别等为主要基础数据的装、运、卸三阶段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基于多模信息融合和多模显示技术的可控制和可管理的数据处理和监管平台。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
项目是针对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于2012年11月27日由江苏省交通厅立项开展研究,2014年7月完成了一套泥浆运输船监管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泥浆(特殊品)水上运输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15年11月16日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成果鉴定。
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并建立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运河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监管,采用二层结构,由前端(码头和运输船)信息采集系统和后台信息处理系统二部分组成,综合运用涉及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反馈控制的多种物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前端系统基于RFID身份识别、Zigbee 无线传感网及航行轨迹跟踪、GPS定位、视频监控和抓拍、GPRS无线通信技术,以及RS485、MODBUS工业总线技术实现多模融合信息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后台系统建立以实时监测及身份识别等为主要基础数据的装、运、卸三阶段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基于多模信息融合和多模显示技术的可控制和可管理的数据处理和监管平台。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