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34254]废紫杂铜重熔渣造锍烟化处理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李皆

进入空间

所在地:浙江金华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质量较好的废紫杂铜,无需通过冶炼再生,只需经重熔简单除杂后,即可直接或与电铜配制后生产铜产品,或熔制成粗铜(火精铜)、阳极铜等。这类生产企业目前数量已非常之多。因此就有大量的重熔除杂渣产生。这种渣料富含有铜、锡、铅、锑、锌等有价元素。当前只是作为炼铜的炉料,直接进行还原冶炼。其中铅、锌大部分进入烟尘,予以回收。其中锡等进入铜液产黑铜。吹炼黑铜时,生成的一氧化锡挥发入烟尘,不挥发的二氧化锡进入炉渣。在这种熔炼中,由于是原料的搭配混用,并且炉料的铜品位不高,渣量大。因此,锡被炉料、炉渣稀释,难以充分进入烟尘中得以回收,所以,高价值锡的回收率低。根据此类料的特性,及其所产数量的规模,已有必要研发专门的更经济合理的处理技术,用于一定规模的专业实施。 本技术的核心:在密闭鼓风炉(水套冷却)中,同时实现造锍与烟化挥发。原料经粉碎,重选出铜粒后,配入粘结剂、硫化剂、烟化剂、还原煤粉及适量水(返用废液),经制团机制团,球团阴干蒸结固化。球团与焦炭一同加入鼓风炉中,在还原气氛下造锍烟化挥发。为使酸性的二氧化锡具有较大的活性,易于挥发,必须是弱酸性渣。在硫化剂及烟化剂的共同作用下,产出冰铜和挥发物烟尘。冰铜与熔渣一同流入前床沉清分离。渣含铜低无需贫化,可弃去或做其他利用。挥发物及炉气冷却后经布袋收尘,净化后炉气经处理后排空。烟尘主要含锡、锌、铅。可用碱液湿法分离出: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铅等。氧化锌烘干后出售,其他元素分别还原熔炼成金属锭出售。其中废液用于配料制团和烟气处理。 经济效益分析: 原料是按铜含量,并按低品位料的低计价系数计价的,而其中的锡等元素不计价。由于是采用了与铜冶炼一样的设备工艺,因此,铜回收上就具有一定的同等利润,而副产物的利润又相当可观。一般而言其总利润不低于2500元每吨原料。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如果搭配使用其他的低品位原料,如低品位冰铜、含铜多金属低品位渣泥等等,不光可使项目的实施能具有相当的规模,具有原料市场的优势,也可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备注:
技术简介: 质量较好的废紫杂铜,无需通过冶炼再生,只需经重熔简单除杂后,即可直接或与电铜配制后生产铜产品,或熔制成粗铜(火精铜)、阳极铜等。这类生产企业目前数量已非常之多。因此就有大量的重熔除杂渣产生。这种渣料富含有铜、锡、铅、锑、锌等有价元素。当前只是作为炼铜的炉料,直接进行还原冶炼。其中铅、锌大部分进入烟尘,予以回收。其中锡等进入铜液产黑铜。吹炼黑铜时,生成的一氧化锡挥发入烟尘,不挥发的二氧化锡进入炉渣。在这种熔炼中,由于是原料的搭配混用,并且炉料的铜品位不高,渣量大。因此,锡被炉料、炉渣稀释,难以充分进入烟尘中得以回收,所以,高价值锡的回收率低。根据此类料的特性,及其所产数量的规模,已有必要研发专门的更经济合理的处理技术,用于一定规模的专业实施。 本技术的核心:在密闭鼓风炉(水套冷却)中,同时实现造锍与烟化挥发。原料经粉碎,重选出铜粒后,配入粘结剂、硫化剂、烟化剂、还原煤粉及适量水(返用废液),经制团机制团,球团阴干蒸结固化。球团与焦炭一同加入鼓风炉中,在还原气氛下造锍烟化挥发。为使酸性的二氧化锡具有较大的活性,易于挥发,必须是弱酸性渣。在硫化剂及烟化剂的共同作用下,产出冰铜和挥发物烟尘。冰铜与熔渣一同流入前床沉清分离。渣含铜低无需贫化,可弃去或做其他利用。挥发物及炉气冷却后经布袋收尘,净化后炉气经处理后排空。烟尘主要含锡、锌、铅。可用碱液湿法分离出: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铅等。氧化锌烘干后出售,其他元素分别还原熔炼成金属锭出售。其中废液用于配料制团和烟气处理。 经济效益分析: 原料是按铜含量,并按低品位料的低计价系数计价的,而其中的锡等元素不计价。由于是采用了与铜冶炼一样的设备工艺,因此,铜回收上就具有一定的同等利润,而副产物的利润又相当可观。一般而言其总利润不低于2500元每吨原料。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如果搭配使用其他的低品位原料,如低品位冰铜、含铜多金属低品位渣泥等等,不光可使项目的实施能具有相当的规模,具有原料市场的优势,也可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备注: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