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石博强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成果简介:
本发明为一种提升容器圆尾绳悬挂装置,它包括旋转器、过渡连接结构和锥形套筒,旋转器的上部通过销轴与容器尾梁相连,其下部通过销轴与过渡连接结构上部相连,过渡连接结构下部通过销轴与锥形套筒上部相连,锥形套筒通过合金浇筑的方式将尾绳绳头连接。本发明具有重量小,结构合理,可靠性高,安装维护方便的特点,适用于矿山立井多绳提升容器。
技术优势:
1. 尾绳悬挂装置总体采用套筒式结构设计,圆尾绳的重量通过拉杆上的开槽螺母直接作用在推力滚子轴承上,因此尾绳在提升过程中由于长度和重量变化引起的扭转力通过推力滚子轴承的旋转可得到自动消除。
2. 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圆尾绳悬挂装置。该装置通用性强、性价比高、安装使用方便。
性能指标:
227 公斤/个,可适用于配备不同类型的尾绳接头。单个尾绳悬挂装置承载 30t,安全系数 10,转速范围:1700r/min-3000r/min。
市场分析:
1.由于浅部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为满足国家矿产资源需求,必然要开发深部矿产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就导致平衡尾绳的长度与重量大幅增加,为提高提升效率,这种承载大,重量轻的尾绳悬挂装置必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国外开采深度超过千米的地下金属矿山(深井矿山)有 112 座;预计在未来 10 年内,预计国内外金属矿、非金属矿的超千米的深井数量总和将达到 300 座,而以每座矿山 5 个矿井为例,每个矿井均为双箕斗,大吨位提升容器的尾绳悬挂以最低 4 个为基准计算,保守估计,尾绳悬挂装置需求量将达 120,000 套。考虑到尾绳悬挂装置的更换周期,其产品的需求量大致在60,000 套/年。
3.提升容器尾绳悬挂装置是多绳摩擦式提升容器必备的关键部件,目前,轻量化的尾绳悬挂装置,均为国外所垄断,且价格昂贵。随着发展我国制造潜能,制造替代(超过)国外产品,势在必行。
4.本发明使得圆尾绳悬挂装置的重量减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其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得其通用性强,产品更加具有经济性,其应用范围更广,市场前景好。
经济效益分析:
以国内、外金属矿、非金属矿及煤矿所拥有的超千米深井数目进行估计,目前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大约为 60,000 套/年,初步按 20%的市场份额计算,约有 12,000 套/年的市场份额。以每套售价 3 万元(国外的相同性能产品为 5 万元以上),市场份额为 3.6 亿元,以 40%利润估算,年利润为 1.44 亿,市场前景巨大。
成果亮点: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202011401905),并已进入公开实质审查阶段。
2. 成果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805)。
3. 技术先进性:国际先进,该款装置的设计性能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重量更轻,可靠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