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31667]煤岩动力灾害多元融合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宋大钊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合作方式:整体转让 技术许可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其它_____
成果简介: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川藏铁路等中西部地质条件复杂区域隧道开挖增多,煤岩动力灾害频次和强度均呈上升趋势,煤岩动力灾害日趋严重。由于煤矿/隧道地质与开/掘进条件复杂、采动空间不断移动、区域局部动静态应力场交织叠加,导致冲击地压灾害是一个多尺度、多因素耦合、演化过程极为复杂的灾害,而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瓦斯场的影响。目前,传统的单指标或相互独立的多项指标监测,只能反映灾害演化过程的单一特征或离散特征,不能准确反映灾害孕育的整体动态特征。上述原因导致煤矿煤岩动力灾害的预警准确率仍然较低,灾害仍然时有发生。
目前,针对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存在以下 3 方面问题:①现场监测设备类型众多,监测数据庞杂,数据分析量巨大,矿井/隧道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及时处理,冲击和突出发生前兆信息难以智能判识;②已有的多种监测预警装备在监测原理、监测方式与监测侧重点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多种监测装备各自独立,经常出现多源数据预警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导致预警效率不高;③监测系统大多部署在采区/项目部,集团及远程技术团队无法及时获取风险情况,难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提出防治意见。为此,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矿井、隧道煤岩动力灾害多元融合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多种监测系统接入、数据汇聚治理、多元挖掘分析,可实现实时监测数据集成感知呈现、灾害前兆特征智能判识、多元前兆特征融合预警、在线诊断和分级管理,从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辅助领导决策和科学防治。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已投入成本/目前处于何种研发阶段:已投入 2290 万元。已形成完成的平台、功能及核心模型算法。目前处于后期应用及迭代、推广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平台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山西晋能集团、贵州盘江集团等多个矿井开展部署及监测预警应用。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大概金额/或面谈):面谈。


市场分析:

该技术可满足于矿山企业、矿山集团公司、隧道施工/建设单位对动力灾害宏观把控动力灾害日常安全运行态势,主动判识风险、辅助科学决策与防治的需要,满足科研院所远程技术支持和灾害预防培训交流的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果亮点: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制定行业标准 2 项,授权发明专利 6 项,授权软件著作等级证书 2 项。
2. 成果来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3. 技术先进性:

1)构建煤岩动力灾害多元融合智能预警与诊断方法体系;

2) 集成了各系统监测尺度、监测范围、监测功能优势,避免了单系统预警独立,预警结果不

统一的缺点,使得预警效能大大提高。

3)各监测系统前兆特征参量智能挖掘,平台自动判识最优特征参量。

4)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根据现场采掘情况和数据变化,实现各系统在预警模型中的权重自适应调整。

image.png

合作方式:整体转让 技术许可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其它_____
成果简介: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川藏铁路等中西部地质条件复杂区域隧道开挖增多,煤岩动力灾害频次和强度均呈上升趋势,煤岩动力灾害日趋严重。由于煤矿/隧道地质与开/掘进条件复杂、采动空间不断移动、区域局部动静态应力场交织叠加,导致冲击地压灾害是一个多尺度、多因素耦合、演化过程极为复杂的灾害,而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瓦斯场的影响。目前,传统的单指标或相互独立的多项指标监测,只能反映灾害演化过程的单一特征或离散特征,不能准确反映灾害孕育的整体动态特征。上述原因导致煤矿煤岩动力灾害的预警准确率仍然较低,灾害仍然时有发生。
目前,针对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存在以下 3 方面问题:①现场监测设备类型众多,监测数据庞杂,数据分析量巨大,矿井/隧道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及时处理,冲击和突出发生前兆信息难以智能判识;②已有的多种监测预警装备在监测原理、监测方式与监测侧重点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多种监测装备各自独立,经常出现多源数据预警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导致预警效率不高;③监测系统大多部署在采区/项目部,集团及远程技术团队无法及时获取风险情况,难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提出防治意见。为此,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矿井、隧道煤岩动力灾害多元融合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多种监测系统接入、数据汇聚治理、多元挖掘分析,可实现实时监测数据集成感知呈现、灾害前兆特征智能判识、多元前兆特征融合预警、在线诊断和分级管理,从而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辅助领导决策和科学防治。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已投入成本/目前处于何种研发阶段:已投入 2290 万元。已形成完成的平台、功能及核心模型算法。目前处于后期应用及迭代、推广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平台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山西晋能集团、贵州盘江集团等多个矿井开展部署及监测预警应用。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大概金额/或面谈):面谈。


市场分析:

该技术可满足于矿山企业、矿山集团公司、隧道施工/建设单位对动力灾害宏观把控动力灾害日常安全运行态势,主动判识风险、辅助科学决策与防治的需要,满足科研院所远程技术支持和灾害预防培训交流的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果亮点:

1.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已制定行业标准 2 项,授权发明专利 6 项,授权软件著作等级证书 2 项。
2. 成果来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3. 技术先进性:

1)构建煤岩动力灾害多元融合智能预警与诊断方法体系;

2) 集成了各系统监测尺度、监测范围、监测功能优势,避免了单系统预警独立,预警结果不

统一的缺点,使得预警效能大大提高。

3)各监测系统前兆特征参量智能挖掘,平台自动判识最优特征参量。

4)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根据现场采掘情况和数据变化,实现各系统在预警模型中的权重自适应调整。

image.png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