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孙文权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为满足汽车行业更安全、更轻量化、更环保以及更经济油耗的需求,AHSS(AdvancedHighStrengthSteel先进高强钢)一直是近年来钢铁工业材料研发工作的重点。双相(DP)钢、相变诱导塑性(TRIP)钢、热成形(HF)钢等先进高强度钢已在汽车中得到大量应用。随着各大钢铁企业高强汽车用钢产品比例的逐渐提高,陆续暴露出一系列的装备设计、控制策略、数学模型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高强钢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基于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结合金属材料、数学模型、自动控制、质量优化控制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工程技术研究院逐渐形成了高效实用的高强汽车用钢冷轧关键工艺控制改进和质量控制成套技术。
关键工艺技术:
(1)酸轧机组数学模型的结构、工艺参数优化及系统优化改进;
(2)高强钢冷轧轧制稳定性关键疑难问题研究及成套解决方案;
(3)酸轧、连退、镀锌机组高强钢焊接及生产稳定性解决方案;
(4)冷连轧厚度、板形、成材率等质量控制策略优化及改进;
(5)宽幅带钢连退、镀锌生产线跑偏机理及改进研究;
(6)平整/光整机组板形及表面质量控制综合技术等;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目前处于基本研发完成,技术推广应用阶段;
推广应用情况:
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鞍钢、马钢、唐钢、涟钢、柳钢、酒钢等多家钢铁企业成功得到应用。可为企业提供高强汽车用钢冷轧及后处理工序相关的关键轧制工艺和质量控制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目前主要的应用业绩如下:
■酒钢酸轧UCM轧机高强钢轧制二级系统改进及模型优化(2018-今)
■高品质冷轧及镀锌钢板表面形貌控制及涂装机理研究(2018-今)
■攀钢冷轧高精度轧制模型及高强钢轧制相关技术研究(2018立项)
■马钢板带产品高精度轧制技术攻关(2017-今)
■马钢2130高强钢轧制及轧制稳定综合解决方案(2016-2017)
■柳钢冷轧控制系统消化及改进研究(2017-今)
■涟钢1720酸轧线轧机控制模型优化(2017-2018)
■马钢宽规格冷轧带钢板形控制及连退机组跑偏预防控制改进研究
(2015-2016)
■鞍钢2130产线工艺模型集成优化及智能分析系统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面谈)。
市场分析:
拟技术转移的国内各大钢铁企业,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及市场前景。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成果亮点:
1、在国内首次实现对外方冷轧二级系统钢种组的扩容,使酸轧二级模型更适应高强钢和硅钢的生产;
2、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原料经拉矫和酸洗减薄的厚度补偿模型,进一步提升了冷轧产品厚度精度;
3、按带钢规格优化AGC控制策略及模型参数,使得带钢头尾厚差长度大幅度降低;
4、率先开发集合多种优化算法的冷轧工艺及模型优化工具;
5、针对原二级系统设计缺陷,优化前滑模型解决了末机架FGC失张问题;
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与钢铁企业积极合作,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生产稳定性和效率提升、降本增效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为某钢铁企业解决宽规格带钢在连退机组跑偏问题后,连退机组月均增产大2.2万吨。为某企业提供的换辊制度优化方案,工作辊平均轧制吨位提升了35.6%,末机架新增轧制C模式后,产品厚度不合较上一年降低66.7%,并且产量较上一年提升7.33%。综合考虑产量提升、品种优化、板型厚度指标提升以及降本增效等工作,通过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年度社会经济效益近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