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查甫生(科技处)
所在地:安徽合肥市
※ 成果简介:
该工程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工程。整个柔性生产线通过局域网,实现中央主服务器及各个管理计算机工作站与数控机床之间的联网,实现信息流的集成与控制,完成齿轮从齿坯 <含轴套类零件)到齿形的加工,并为以后实现物料流控制,扩展为 FMS、 FML 打下基础。柔性线建立在符合 ISO/OSI 工业标准的开放式体系结构之上。底层数控机床采用通用网卡,使 CNC 直接上网,无需自己再去开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及网络层的通信软件。上层采用 Windows NT 平台,可以直接在应用层上开发准柔性生产线应用软件,实现37/47作业计划安排、 CAPP/CAM 、实时监控、故障诊断、调度管理和 DNC 。柔性线采用 SQL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强大的工艺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开发了全套软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支持高层网络通信协议 ※ 特点和创新: 1. 六轴控制五轴联动。可实现高效率的对角线滚齿、深切缓进磨削、切向差动磨削和变传动比加工。 2. 采用基于软件插补的方法控制联动,摒弃了国外齿轮加工数控系统中纯硬件电子齿轮方案,实现 B-C-X-Y-Z 五轴变传动比展成运动和差动运动,大大增加了齿轮加工柔性,可加工任意修形的齿轮和非圆齿轮。 3. 充分体现齿轮加工专业化特点,具有丰富的自动编程功能和多种加工循环,并可借助工艺数据库支撑,为用户提供工艺参数。 4. 具有很强的网络功能,直接支持网卡或 Modem,通过高层网络通信协议 TCP/IP ),实现与局域网和 Intranet/Internet 的无缝连接,实现 DNC 和远程诊断、异地制造 等功能。 5. 对于全闭环的坐标轴采用模糊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速度。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准柔性生产线和高档齿轮加工机床数控系统空白,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STAR-2000G 在用软件实现齿轮加工专业化特点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具有用信息技术和数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作用。该项成果通过国家机械局组织的、有院士参加的专家鉴定,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