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吴天准
所在地:广东深圳市
技术成果介绍:
本项目基于平面微流控技术、表界面改性技术、微纳加工技术、生物结构仿生技术和单分子临床诊断技术 等重大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来了一种基于仿生猪笼草表面的超灵敏数字化单分子阵列免疫/核酸一 体化检测系统,实现微珠在芯片高通量、高效、快速、低成本阵列,并且设计了一种低成本、高效,可控的双 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BPE2CL)检测方法。
主要技术指标及优势:
主要优势:
1.芯片的低成本:设计相应的结构和工艺,大幅降低芯片的成本;
2.操作的便捷性:无需任何泵阀,靠微结构、蒸发及表面张力实现液体自驱动;
3.反应体系的领先性:采用基于高密度双极性电极阵列的电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4. 检测平台的统一性:开发兼容性的微流控芯片和检测系统,实现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的一体化
知识产权:
1. 专利名称:一种开放式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和操控方法,申请号: CN201410525697.4
2.专利名称:基于海藻胶液滴的数字PCR芯片及其应用,申请号:CN201611112887.9
3.专利名称: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810988635.5
4.专利名称:一种液滴阵列生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CN201811539967.1
5.专利名称:一种液滴数字PCR芯片及液滴数字PCR装置,申请号: CN201811517470.X
6.专利名称:一种微流控芯片、蛋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申请号: CN201910913923.9
主要应用领域:
体外诊断领域中的分子诊断领域和免疫诊断领域。可应用于血液/尿液/唾液/泪液等中的痕量蛋白/核酸检 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液体活检(外泌体、单细胞等载体)中痕量蛋白和microRNA检测。2)神经疾病 (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亨廷顿症等)标志物的检测和研究。3)极低含量的早期肿瘤筛查(肺癌、胰腺癌 等)、心脑血管疾病等标志物的发现和研究。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预测:
随着技术创新,人口老龄化,保险覆盖率提高,收入不断增加,以及对自身健康重视等因素影响,推动我 国IVD行业的不断持续增长,2019年预计国内IVD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分子诊断与免疫检测市场目前处于行业 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速约为 27%。单分子检测由于技术的领先性和颠覆性,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市场,其未来 的医疗市场可期待。
产业化需求及生产条件:
本项目将围绕微流控芯片量产、配套试剂开发和检测装置开发三个方向同步开展,需要获得项目研发资金 和试剂开发的支持。目前生产条件已经具备,将联合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进行生产转化,实现产业化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