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电能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动力,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交通运输以及移动用电设备和无电地区,发电机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能量源。由于机械能在传递和做功过程必然会产生能量损失而得不到能量的补偿,因此,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效率特别低下,一般都是燃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效率低、损耗大噪音和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项目核心创新点:
本技术根据动量产生的原理,利用偏心轮机构通过变径过程产生超前和滞后于飞轮的角速度变化,取出飞轮积累的惯性力矩,并通过弹簧机构,使该惯性力矩转移进行二次做功,从而使系统得到动态能量增益,成倍数的提高了机械效率,使电动机驱动发电机成为现实。并且噪音小,无污染,没有运行费用,高效节能可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生活领域。
项目详细用途:
1、固定系列发电设备,分为电瓶驱动和工频驱动两种;电瓶驱动发电机输出50Hz380v三相交流电,用于无电场合和地区;工频驱动利用原有工频交流电驱动发电机发电,可提升用电容量30-50%,节电30-50%,用于工厂、矿山、商场、小区、医院、油田等用电设备的供电;其主要优势可减少输变电网络负担,减少输、变电损耗的同时可为用户减少用电费用30-50%;
2、移动系列发电设备;用于电瓶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巴士、长途大巴,卡车、中小型船只等移动用电设备,形成自发电循环应用系统,无噪音,无污染,无运行费用,彻底破除电动汽车沿途必须有充电桩和巡航里程的限制,开启了电动汽车的新纪元。
2020年8月前对该技术产品进行了样机试制;通过样机的试制,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实用性,并掌握了关键技术和技术要领。分别对工频电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和电动汽车自循环发电利用两种形式进行了样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各项力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技术成熟,可以批量开发生产
预期效益说明:
启动时间: 2020年9月
准备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分期注入;先期注入1000万元;后期注入4000万元;
2020年 进行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大批量生产;
主要股东:
主要业务:发电设备的开发和生产
1、电动汽车自发电循环驱动系统:
2、电瓶驱动发电机输出工频发电机组;
3、工频驱动发电机提高用电容量发电机组
4、对应于自行配套产品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制造;
盈利模式: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向开发生产不同行业、不同适用场合的智能高效产品,以销售的产品为用户直接获利而获利的盈利模式;
未来3年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第一年计划试生产(2021年6月前) :
1、试生产:2kw、5.5kw、10kw、20kw、50kw 电动汽车自发电循环驱动系统各10台; 平均售价约:3万元;总产值约为150万元;
2、试生产电瓶驱动发电机输出三相工频交流电发电机组5.5kw—55kw各20台;平均售价8.712万元/套;总产值约:348.48万元;(定价原则:节省两年电费为产品价格)
3、试生产工频驱动提高用电容量发电机组50kw—100kw个10套;平均售价为:28.8万/套;总产值约:576万元
配套专用另、部件协作厂家的选定和零部件技术要求的制定。其次,在上述产品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上述产品进行产品检验、试验;完善产品技术标准的备案;制定各项产品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完成相关资质、手续的办理工作;
产品定型后进行选址、项目立项;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确定生产规模,再次融资、批地建厂。
第二年计划(2021年6月后)
一、注资4000万元
二、设计建设生产好现代化生产车间。购进、安装生产、试验等设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大批量做好准备。
三、除继续生产以定型产品外,根据车型开发出:1、小型车新型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功率55kw以下等级和100kw两种规格;2、根据功率等级开发出200kw、300kw两种长途大巴和卡车配套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第二年年底,公司和生产厂房建设必须完毕,所有产品全部定型,所有手续、资质齐备。市场开发完备,除大功率设备按订单定向生产外,小规格产品可按市场需求计划生产。为产品正式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年计划产、销/年(2022年后):
电瓶驱动发电机组50kw1000套;售价:518,400元/套;产值:518,400,000元;
电瓶驱动发电机组 100kw1000套;售价1,036,800元/套; 产值:1,036,800,000元
其中发电机组的定价机制以kw/h每度电0.8元计算,该机组额定发电功率,连续运行18个月累积发电价值作为该产品的销售价格,用户可以通过连续使用一年半因节省的电费而收回投入设备的全部成本。
3、55kw以下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2000套;售价:10万元/套;产值:2亿元
4、100kw以下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2000套;售价:20万元/套;产值:4亿元;
年生产总值:20亿元; 5、借助一带一路的强劲东风,尽快使产品迅速走向国际市场,并在合适的国家设立分公司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6、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三年后上市;
项目简介:
电能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动力,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交通运输以及移动用电设备和无电地区,发电机更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能量源。由于机械能在传递和做功过程必然会产生能量损失而得不到能量的补偿,因此,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效率特别低下,一般都是燃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效率低、损耗大噪音和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项目核心创新点:
本技术根据动量产生的原理,利用偏心轮机构通过变径过程产生超前和滞后于飞轮的角速度变化,取出飞轮积累的惯性力矩,并通过弹簧机构,使该惯性力矩转移进行二次做功,从而使系统得到动态能量增益,成倍数的提高了机械效率,使电动机驱动发电机成为现实。并且噪音小,无污染,没有运行费用,高效节能可广泛应用于各个生产生活领域。
项目详细用途:
1、固定系列发电设备,分为电瓶驱动和工频驱动两种;电瓶驱动发电机输出50Hz380v三相交流电,用于无电场合和地区;工频驱动利用原有工频交流电驱动发电机发电,可提升用电容量30-50%,节电30-50%,用于工厂、矿山、商场、小区、医院、油田等用电设备的供电;其主要优势可减少输变电网络负担,减少输、变电损耗的同时可为用户减少用电费用30-50%;
2、移动系列发电设备;用于电瓶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巴士、长途大巴,卡车、中小型船只等移动用电设备,形成自发电循环应用系统,无噪音,无污染,无运行费用,彻底破除电动汽车沿途必须有充电桩和巡航里程的限制,开启了电动汽车的新纪元。
2020年8月前对该技术产品进行了样机试制;通过样机的试制,充分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实用性,并掌握了关键技术和技术要领。分别对工频电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和电动汽车自循环发电利用两种形式进行了样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各项力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技术成熟,可以批量开发生产
预期效益说明:
启动时间: 2020年9月
准备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分期注入;先期注入1000万元;后期注入4000万元;
2020年 进行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大批量生产;
主要股东:
主要业务:发电设备的开发和生产
1、电动汽车自发电循环驱动系统:
2、电瓶驱动发电机输出工频发电机组;
3、工频驱动发电机提高用电容量发电机组
4、对应于自行配套产品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制造;
盈利模式: 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向开发生产不同行业、不同适用场合的智能高效产品,以销售的产品为用户直接获利而获利的盈利模式;
未来3年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第一年计划试生产(2021年6月前) :
1、试生产:2kw、5.5kw、10kw、20kw、50kw 电动汽车自发电循环驱动系统各10台; 平均售价约:3万元;总产值约为150万元;
2、试生产电瓶驱动发电机输出三相工频交流电发电机组5.5kw—55kw各20台;平均售价8.712万元/套;总产值约:348.48万元;(定价原则:节省两年电费为产品价格)
3、试生产工频驱动提高用电容量发电机组50kw—100kw个10套;平均售价为:28.8万/套;总产值约:576万元
配套专用另、部件协作厂家的选定和零部件技术要求的制定。其次,在上述产品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上述产品进行产品检验、试验;完善产品技术标准的备案;制定各项产品相关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完成相关资质、手续的办理工作;
产品定型后进行选址、项目立项;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确定生产规模,再次融资、批地建厂。
第二年计划(2021年6月后)
一、注资4000万元
二、设计建设生产好现代化生产车间。购进、安装生产、试验等设备,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大批量做好准备。
三、除继续生产以定型产品外,根据车型开发出:1、小型车新型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功率55kw以下等级和100kw两种规格;2、根据功率等级开发出200kw、300kw两种长途大巴和卡车配套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第二年年底,公司和生产厂房建设必须完毕,所有产品全部定型,所有手续、资质齐备。市场开发完备,除大功率设备按订单定向生产外,小规格产品可按市场需求计划生产。为产品正式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年计划产、销/年(2022年后):
电瓶驱动发电机组50kw1000套;售价:518,400元/套;产值:518,400,000元;
电瓶驱动发电机组 100kw1000套;售价1,036,800元/套; 产值:1,036,800,000元
其中发电机组的定价机制以kw/h每度电0.8元计算,该机组额定发电功率,连续运行18个月累积发电价值作为该产品的销售价格,用户可以通过连续使用一年半因节省的电费而收回投入设备的全部成本。
3、55kw以下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2000套;售价:10万元/套;产值:2亿元
4、100kw以下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系统2000套;售价:20万元/套;产值:4亿元;
年生产总值:20亿元; 5、借助一带一路的强劲东风,尽快使产品迅速走向国际市场,并在合适的国家设立分公司进行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6、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三年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