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5822]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920152787.8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王双德
进入空间
所在地:山东济宁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在海浪丰富的岸边,安装固定悬挂支撑架,在其下面悬挂动力水囊,在动力水囊中注满海水;在动力水囊上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中装有单向阀;进水管延伸到海面以下较干净开阔的水域,出水管延伸到海岸上与水池、水库或管道对接;在进水管的管口装有过滤罩。当海浪袭来,直接冲击动力水囊,动力水囊受到强大的挤压,从出水管经单向阀排出海水,海水流入海岸上的水池、水库或管道;当海浪后退时,在动力水囊中剩余的海水受重力作用将动力水囊强行复原,动力水囊从进水管经单向阀吸入海水,进水管管口的过滤罩可以防止水草杂物进入而影响装置的运转。实际上,动力水囊就像一颗心脏,动力来自海浪,海浪前赴后继,动力水囊就会源源不断的提取海水。专利已授权。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量是2200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左右,位列世界100位之后,被联合国列为13个最贫水国之一。沿海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大部分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年,其中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等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 m3/年,处于严重缺水境地,供需矛盾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背靠汪洋大海,反而成为最缺水的地区!因此,向大海要水成为最佳,最迫切的解决途径。
我国目前每年海水用量约为500亿m3。05年深圳全市电厂海水利用量73亿吨,其中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各28(亿m3)。青岛05年海水利用量8亿多m3。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及财政部联合颁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要求全国2010年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550亿m3/年;2020年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m3/年。
效益分析:
海水利用首先要把海水从大海中提取出来,目前我国每年海水用量约为200亿m3,大约需要消耗电能80到100亿度,成本约为50—70亿元/年。使用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以海浪周期6秒一次,每次提取1 m3海水计算,每台装置每小时可提水600 m3,每台装置每年可提水4320000 m3(每年按正常工作300天),可节约电能4320000 m3 X0.4度/ m3 =1728000度,节约电费120余万元。而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的投资仅需3万元。安装使用10天即可收回成本。使用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每提取1 m3海水的综合成本不到2分钱,可节约费用90%。以我国现在海水用量约为200亿m3 计算,每年可节约50亿元,项目利润可达1亿元,并且在今后10年内会随着海水使用量的增加每年递增,到2020年将增加5倍以上,每年可节约150亿元,项目年利润可达5亿元.
技术投资分析:
在海浪丰富的岸边,安装固定悬挂支撑架,在其下面悬挂动力水囊,在动力水囊中注满海水;在动力水囊上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中装有单向阀;进水管延伸到海面以下较干净开阔的水域,出水管延伸到海岸上与水池、水库或管道对接;在进水管的管口装有过滤罩。当海浪袭来,直接冲击动力水囊,动力水囊受到强大的挤压,从出水管经单向阀排出海水,海水流入海岸上的水池、水库或管道;当海浪后退时,在动力水囊中剩余的海水受重力作用将动力水囊强行复原,动力水囊从进水管经单向阀吸入海水,进水管管口的过滤罩可以防止水草杂物进入而影响装置的运转。实际上,动力水囊就像一颗心脏,动力来自海浪,海浪前赴后继,动力水囊就会源源不断的提取海水。专利已授权。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淡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短缺,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人均占有量是2200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左右,位列世界100位之后,被联合国列为13个最贫水国之一。沿海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大部分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年,其中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等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 m3/年,处于严重缺水境地,供需矛盾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背靠汪洋大海,反而成为最缺水的地区!因此,向大海要水成为最佳,最迫切的解决途径。
我国目前每年海水用量约为500亿m3。05年深圳全市电厂海水利用量73亿吨,其中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各28(亿m3)。青岛05年海水利用量8亿多m3。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及财政部联合颁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要求全国2010年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550亿m3/年;2020年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m3/年。
效益分析:
海水利用首先要把海水从大海中提取出来,目前我国每年海水用量约为200亿m3,大约需要消耗电能80到100亿度,成本约为50—70亿元/年。使用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以海浪周期6秒一次,每次提取1 m3海水计算,每台装置每小时可提水600 m3,每台装置每年可提水4320000 m3(每年按正常工作300天),可节约电能4320000 m3 X0.4度/ m3 =1728000度,节约电费120余万元。而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的投资仅需3万元。安装使用10天即可收回成本。使用海浪能自动提水装置,,每提取1 m3海水的综合成本不到2分钱,可节约费用90%。以我国现在海水用量约为200亿m3 计算,每年可节约50亿元,项目利润可达1亿元,并且在今后10年内会随着海水使用量的增加每年递增,到2020年将增加5倍以上,每年可节约150亿元,项目年利润可达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