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湖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钾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含钾复合肥(专利号201410056394.2)。
背景技术
世界钾资源极为丰富,绝大部分为地下固体钾盐矿,少部分为含钾卤水,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德国,四国钾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93%。 我国钾盐资源匮乏,主要以盐湖型钾盐矿为主,集中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已探明的钾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和新疆的罗布泊;而盐湖型钾盐矿床固体钾盐少,并且其开采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云南省思茅地区勐野井钾盐矿,与国际富含钾石盐矿资源相比较,具有氯化钾含量低和杂质种类多等特点。其从外观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的钾石盐矿:一种是青灰色钾石盐矿,氯化钾含量13%~19%,水不溶物一般在5%以下,个别达10%;另一种是灰绿色钾石盐矿,氯化钾含量10%~16%,水不溶物一般在30%~40%左右,个别达45%,该矿的水不溶物中含有大量粘土成份,特别是结构复杂,给采矿和加工带来很大困难。
迄今为止,对高含泥、低品位钾盐矿的加工技术相关的研究和工业化报道比较鲜见。灰绿色钾石盐矿含粘土类水不溶物量高,必须通过脱除细泥才能用于生产钾肥,灰绿色钾石盐矿的脱泥是一项关键技术。采用简单的传统水力旋流器机械脱泥方法,所得精矿水不溶物总含量中,细泥状不溶物含量占总量的55%左右,极细泥与母液混合为一体,极难分离。灰绿色钾石盐含有大量的水不溶物,在磨矿和浮选作业过程解离得到很细的泥状分散物,这些泥状分散物具有很强的活性,会吸附钾盐的捕收剂,成为钾盐的抑制剂,降低钾盐的浮选收率。尽管在脱泥过程可以除去的部分细泥,但在浮选作业中,经过多次高强度擦洗,含在盐类及粗粒物料的细泥又会被解离出来而对浮选造成不良影响。在脱泥过程和浮选过程中,料浆中的母液含有极细微粒级的水不溶物,与母液混为一体难于分离,造成循环母液中杂质的积累, 给钾石盐加工造成极大的困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钾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钾石盐矿经破碎、研磨得到矿石颗粒;所述钾盐矿石中含泥量为20~40wt%,氯化钾含量为10~19wt%;(2)将矿石颗粒和溶剂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40%的料浆,经脱泥得到富泥溢流;(3)富泥溢流经浮选得到粗精矿,该粗精矿为含钾肥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该含钾肥料的复合肥料。本发明以水旋脱泥的溢流为原料,利用浮选法浮选氯化钾,添加别的肥料,如氮肥、磷肥,制成复合肥,这样,提高了整体氯化钾的收率,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既降低了复合肥的生产成本,又比同含量的复合肥的肥力较高,还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