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动物传染病防制领域。 随着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和毛皮动物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出血性肺炎等重要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变得日益复杂,给宠物和毛皮动物养殖带来巨大威胁。掌握传染病流行病学规律,开发快速特异的诊断技术、标准化的诊断试剂和安全高效的疫苗是防制宠物和毛皮动物重要传染病的关键,本项目在国内开展了宠物与毛皮动物重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制了犬瘟热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建立了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开发了水貂犬瘟热活疫苗、水貂出血性肺炎灭活疫苗、水貂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取得的新成果有: 1. 首次对水貂犬瘟热病毒受体--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进行了细胞定位及组织分布研究,建立了稳定的表达SLAM受体的Vero传代细胞株(Vero-slam株),使其更好的适应犬瘟热病毒的增殖,提高了病毒分离效率和疫苗抗原效价。 2. 在山东宠物医院和毛皮动物养殖区持续开展了犬瘟热、细小病毒病、出血性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离流行毒株5株,流行菌株52株,筛选并培育了4株后备疫苗株,对关键抗原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统计分析了流行病学规律。 3. 首次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机制,发现在喹诺酮类抗生素选择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能发展多种可能的机制以消除抗生素对细菌代谢的损伤。采用打孔法测定了五味子等16种中药对绿脓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中药防治水貂出血性肺炎奠定了基础。成功研制了2种治疗宠物湿疹的中药组方,并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533182X、ZL2012105327059) 4. 首次制订了犬瘟热诊断技术(GB/T27532-2011)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GB/T27533-2011)国家标准,规定了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病原分离鉴定、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操作方法,为上述病原的鉴定、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技术标准。 5. 首次建立了鉴别犬瘟热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感染的RT-PCR-RFLP检测方法、建立了CPV和MEV PCR-RFLP鉴别检测方法、建立了肉食兽细小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了犬瘟热病毒和细小病毒的鉴别与定量检测。 6. 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和敏感性优良的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分别研制了犬瘟热和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并已完成中试生产。 7. 首次研制了一种水貂犬瘟热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1199329),可保证活疫苗在2~8℃条件下可保存24个月,突破制约犬瘟热活疫苗保存的关键瓶颈技术,降低了保护条件,延长了使用期并降低了使用成本。 8. 研制了水貂出血性肺炎二价蜂胶灭活疫苗(SD17株和LN03株),并获得新兽药证书临床试验批件(2005004号)。研制了水貂犬瘟热活疫苗(QN-1株),已申报新兽药证书临床试验。研制了水貂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0958454)。 本项目共研制诊断试剂及疫苗产品5项,获得新兽药证书临床试验批件1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1项,发表论文21篇,推广应用获经济效益1200万元。项目主要成果经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动物传染病防制领域。 随着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和毛皮动物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出血性肺炎等重要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变得日益复杂,给宠物和毛皮动物养殖带来巨大威胁。掌握传染病流行病学规律,开发快速特异的诊断技术、标准化的诊断试剂和安全高效的疫苗是防制宠物和毛皮动物重要传染病的关键,本项目在国内开展了宠物与毛皮动物重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制了犬瘟热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建立了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开发了水貂犬瘟热活疫苗、水貂出血性肺炎灭活疫苗、水貂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取得的新成果有: 1. 首次对水貂犬瘟热病毒受体--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因子(SLAM)进行了细胞定位及组织分布研究,建立了稳定的表达SLAM受体的Vero传代细胞株(Vero-slam株),使其更好的适应犬瘟热病毒的增殖,提高了病毒分离效率和疫苗抗原效价。 2. 在山东宠物医院和毛皮动物养殖区持续开展了犬瘟热、细小病毒病、出血性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离流行毒株5株,流行菌株52株,筛选并培育了4株后备疫苗株,对关键抗原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统计分析了流行病学规律。 3. 首次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机制,发现在喹诺酮类抗生素选择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能发展多种可能的机制以消除抗生素对细菌代谢的损伤。采用打孔法测定了五味子等16种中药对绿脓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中药防治水貂出血性肺炎奠定了基础。成功研制了2种治疗宠物湿疹的中药组方,并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533182X、ZL2012105327059) 4. 首次制订了犬瘟热诊断技术(GB/T27532-2011)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GB/T27533-2011)国家标准,规定了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病原分离鉴定、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操作方法,为上述病原的鉴定、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监测提供了技术标准。 5. 首次建立了鉴别犬瘟热病毒疫苗株与野毒株感染的RT-PCR-RFLP检测方法、建立了CPV和MEV PCR-RFLP鉴别检测方法、建立了肉食兽细小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了犬瘟热病毒和细小病毒的鉴别与定量检测。 6. 成功制备了特异性和敏感性优良的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分别研制了犬瘟热和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并已完成中试生产。 7. 首次研制了一种水貂犬瘟热活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1199329),可保证活疫苗在2~8℃条件下可保存24个月,突破制约犬瘟热活疫苗保存的关键瓶颈技术,降低了保护条件,延长了使用期并降低了使用成本。 8. 研制了水貂出血性肺炎二价蜂胶灭活疫苗(SD17株和LN03株),并获得新兽药证书临床试验批件(2005004号)。研制了水貂犬瘟热活疫苗(QN-1株),已申报新兽药证书临床试验。研制了水貂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12100958454)。 本项目共研制诊断试剂及疫苗产品5项,获得新兽药证书临床试验批件1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1项,发表论文21篇,推广应用获经济效益1200万元。项目主要成果经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