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采用油页岩灰渣与矿渣复合技术制备土聚水泥(属碱激发水泥),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两种原料的成分和性能优势,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土聚水泥的快凝问题和激发剂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根据理论和试验研究,首次推导并验证得出相对完善的碱激发水泥化学成分的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37425.6)。解决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强度下降以及发生碱集料反应的疑难问题。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碱激发水泥化学成分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和完善碱激发水泥的生产质量,实现了碱激发水泥生产技术的突破。 采用本项技术制备的油页岩灰渣土聚水泥,油页岩渣掺量为50﹪,激发剂掺量为11﹪(Na2O掺量约3.3﹪)左右,水泥28d抗压强度可达52.5MPa以上;初终凝时间均达到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其硬化产物为钙硅比很低的无定形硅铝酸盐物质形成的网络结构,故具有硅酸盐水泥所不具备的性能优势。同时,具有显著的低碳经济效益和优良的性价比。 利用油页岩灰渣和矿渣复合生产土聚水泥,有效利用了吉林省的资源优势,实现了节能、利废、减排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有效增加水泥资源和品种,提高水泥性能的综合举措。在碱资源满足需求的条件下,该水泥必将以其优异的性价比,逐步大量地应用于工程领域。尤其是在耐久性或早期强度要求高或有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采用油页岩灰渣与矿渣复合技术制备土聚水泥(属碱激发水泥),充分利用和发挥了两种原料的成分和性能优势,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土聚水泥的快凝问题和激发剂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根据理论和试验研究,首次推导并验证得出相对完善的碱激发水泥化学成分的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37425.6)。解决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强度下降以及发生碱集料反应的疑难问题。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碱激发水泥化学成分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和完善碱激发水泥的生产质量,实现了碱激发水泥生产技术的突破。 采用本项技术制备的油页岩灰渣土聚水泥,油页岩渣掺量为50﹪,激发剂掺量为11﹪(Na2O掺量约3.3﹪)左右,水泥28d抗压强度可达52.5MPa以上;初终凝时间均达到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其硬化产物为钙硅比很低的无定形硅铝酸盐物质形成的网络结构,故具有硅酸盐水泥所不具备的性能优势。同时,具有显著的低碳经济效益和优良的性价比。 利用油页岩灰渣和矿渣复合生产土聚水泥,有效利用了吉林省的资源优势,实现了节能、利废、减排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有效增加水泥资源和品种,提高水泥性能的综合举措。在碱资源满足需求的条件下,该水泥必将以其优异的性价比,逐步大量地应用于工程领域。尤其是在耐久性或早期强度要求高或有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