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由长安大学和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完成,属于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的新光路互通立交桥跨排淡河和驳盐河,桥址区软土厚度大,地质条件差。为保护耕地、保障施工质量、保证工期和节约经费,需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方案。同时,该桥为变幅宽曲线桥结构,国内外尚未有采用移动模架的施工先例。为了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项目组开发研制了可一次同时浇筑两孔的变幅宽移动模架并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该移动模架主要由箱梁主梁、桁架主梁、主梁横梁、牛腿、外模以及内模等部分组成。为了满足变截面施工要求,模架钢箱主梁中间根据桥面宽度增加了2~3根桁架主梁。可一次同时浇筑两孔。设备总长度62m,施工宽度为16m到31m,整套设备自重达到676t,属特大型非标设备。 理论研究方面,首先根据施工要求,研究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的结构形式和施工过程;根据结构形式进行初步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为了保证结构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建立变幅宽移动模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实际工况,分别计算了各关键部位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制造方面,要求制造企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工,特别是焊接质量要达到要求,加工完成后按照最危险工况的125%载荷进行了厂内静载试验,确保实际结构安全可靠。 试验研究方面,模架安装调试成功后首先进行了110%额定载荷预压试验,以消除安装和制造间隙,并测量主梁变形挠度,为预拱度设置提供可靠数据;在浇筑过程中现场跟踪检测了移动模架应力应变与变形。通过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移动模架的可靠性。 该模架于2009年5月至2010月6日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使用单位认为,该模架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高。 本项目的研究得到了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施工整套技术,填补了移动模架用于变幅宽桥梁施工的空白,扩大了移动模架的适用范围,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由长安大学和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完成,属于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连云港东疏港高速公路的新光路互通立交桥跨排淡河和驳盐河,桥址区软土厚度大,地质条件差。为保护耕地、保障施工质量、保证工期和节约经费,需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方案。同时,该桥为变幅宽曲线桥结构,国内外尚未有采用移动模架的施工先例。为了满足工程施工需要,项目组开发研制了可一次同时浇筑两孔的变幅宽移动模架并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该移动模架主要由箱梁主梁、桁架主梁、主梁横梁、牛腿、外模以及内模等部分组成。为了满足变截面施工要求,模架钢箱主梁中间根据桥面宽度增加了2~3根桁架主梁。可一次同时浇筑两孔。设备总长度62m,施工宽度为16m到31m,整套设备自重达到676t,属特大型非标设备。 理论研究方面,首先根据施工要求,研究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的结构形式和施工过程;根据结构形式进行初步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为了保证结构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建立变幅宽移动模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实际工况,分别计算了各关键部位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制造方面,要求制造企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加工,特别是焊接质量要达到要求,加工完成后按照最危险工况的125%载荷进行了厂内静载试验,确保实际结构安全可靠。 试验研究方面,模架安装调试成功后首先进行了110%额定载荷预压试验,以消除安装和制造间隙,并测量主梁变形挠度,为预拱度设置提供可靠数据;在浇筑过程中现场跟踪检测了移动模架应力应变与变形。通过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移动模架的可靠性。 该模架于2009年5月至2010月6日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使用单位认为,该模架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高。 本项目的研究得到了变幅宽曲线桥移动模架施工整套技术,填补了移动模架用于变幅宽桥梁施工的空白,扩大了移动模架的适用范围,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