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7710]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新能源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810050243.0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卫丕昌
进入空间
所在地:吉林长春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低碳和无碳的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利用其高体积能量密度和自供氧特性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爆炸原理,利用现有的现场混制和装药车技术,发明了低碳和无碳的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供发动机作为动力燃料。所述高能含氧燃料由氧化组分和可燃组分构成。本发明的高能含氧燃料作为发动机的燃料,能替代现有发动机使用的燃油和现有的替代燃料。
本发明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自供氧的、来源广泛的、多样性的、环保的高能含氧燃料;应用低碳和无碳的高能含氧燃料必将降低CO2排放量,甚至实现碳的零排放,必将终极地解决因能源危机引起的诸多危机和延缓矿物能源资源枯竭的年限几十倍。实现低碳社会的设想,乃至碳排放趋于零的设想。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专利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应用该专利技术要求研发新的发动机及其燃料传输系统、要求研发与其相应的传输控制系统,建设新型燃料工厂,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
其前景是以其代替燃油及其替代燃料,应用于全世界作为发动机的燃料。
效益分析:
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效果:
1)环保性。高能含氧燃料由碳、氢、氧和氮元素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其尾气是;少量CO2、其余是N2和H2O,无颗粒。
可是,燃油尾气成分约有150~200多种:其有害成分是未燃烧和燃烧不完全的CH、NOX、 CO、 CO2、 SO2、 H2S,以及微量的醛和有机酸类,有颗粒。
2)安全性。燃油易挥发,如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遇明火易爆炸;当其回火时,将造成更大灾害。
安全性是选择高能含氧燃料材料的重要原则。相比较而言,有的纯净的原料难被明火点燃; 有的被枪弹击穿亦不爆炸。
可见,使用高能含氧燃料比燃油更安全。
3)性价比高。除燃油价格是高能含氧燃料的主要原料价格的2.5倍以外,高能含氧燃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大,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多倍。
4) 自供氧的优越性。
(1)高能含氧燃料的自供氧性,消除了发动机对空气的消耗。
(2)自供氧性使高原行驶的机车省却压气机,因而降低了机车重量,节省燃料。
5)多样性。在专利说明书表1~5中,有多种材料的几百种组合可供选择。开创新的高能含氧燃料工业,将给发动机工业以巨大商机,并且对于汽车和飞机等工业,以及与其关的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蕴藏就业机会。
6)上述应用效果再与“汽车用燃料评价标准”进行对比:
1. 汽车性能:一次加油或充电的续航距离,输出功率等。
因为,高能含氧燃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大,其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多倍;所以,一次加“油”的续航距离长和输出功率大,优于燃油;
2. 经济性:汽车价格、燃料价格、燃料供给的基础设施。
应用高能含氧燃料的汽车有的无需改造、有的要改造为双燃料传输系统;即便是汽车贵,但是从燃料廉价、功率高、燃料省、环保性好等因素综合考虑是非常经济的;
高能含氧燃料的体积能量密度高,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多倍,能量密度高,做同样的功,燃料用量少;
3. 大气环境性能:尾气排放。
如上所述,高能含氧燃料由碳、氢、氧和氮元素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其尾气有CO2、N2、H2O、无颗粒物。
4. 综合效率:WTW能源效率、CO2排放量。
WTW能源效率高,因为高能含氧燃料的主要原材料取自于绿色植物、煤炭、空气和水,属于可持续、可再生、环保能源;
5. 能源安全供给:资源量、多样性、燃料自身的安全性(毒性、火灾危险性等)。
首先强调的是,高能含氧燃料将替代现有燃料和现有的替代燃料,而成为全世界主要的燃料;若它与燃油组合,燃油的用量为2.4%~5.5%,为此将延缓石油枯竭年限25倍。
资源量:如上所述,高能含氧燃料的主要原材料取自于绿色植物、煤炭、空气和水,资源量极其丰富;属于可持续、可再生能源;
多样性:本发明的表1~4中,列出几百种组合,种类繁多;
燃料自身的安全性(毒性、火灾危险性等):如安全性所述,燃料自身安全性高;燃料种类很多,可从中选择低毒、无毒的燃料用;燃料火灾危险性低,有的枪弹击穿都不爆炸,汽油却办不到;
厂房条件建议:
1. 建立 研发发动机双燃料传输系统的软、硬件的研究室;
2. 建立 研发高能含氧燃料的研究室;
3. 建立 制造上述发动机传输系统的工厂;
4. 建立 制造上述燃料的工厂;
5. 建立 研制储存、灌装上述燃料的场地、设备,研制与其需要的储罐;
6. 编撰与上述各项相关的国家标准。
备注:
1.本专利处于公开阶段;
2.生产量应能供应全世界的需求;
3.入股分成。
技术投资分析:
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低碳和无碳的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利用其高体积能量密度和自供氧特性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爆炸原理,利用现有的现场混制和装药车技术,发明了低碳和无碳的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供发动机作为动力燃料。所述高能含氧燃料由氧化组分和可燃组分构成。本发明的高能含氧燃料作为发动机的燃料,能替代现有发动机使用的燃油和现有的替代燃料。
本发明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自供氧的、来源广泛的、多样性的、环保的高能含氧燃料;应用低碳和无碳的高能含氧燃料必将降低CO2排放量,甚至实现碳的零排放,必将终极地解决因能源危机引起的诸多危机和延缓矿物能源资源枯竭的年限几十倍。实现低碳社会的设想,乃至碳排放趋于零的设想。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该专利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应用该专利技术要求研发新的发动机及其燃料传输系统、要求研发与其相应的传输控制系统,建设新型燃料工厂,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
其前景是以其代替燃油及其替代燃料,应用于全世界作为发动机的燃料。
效益分析:
高能含氧燃料的应用效果:
1)环保性。高能含氧燃料由碳、氢、氧和氮元素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其尾气是;少量CO2、其余是N2和H2O,无颗粒。
可是,燃油尾气成分约有150~200多种:其有害成分是未燃烧和燃烧不完全的CH、NOX、 CO、 CO2、 SO2、 H2S,以及微量的醛和有机酸类,有颗粒。
2)安全性。燃油易挥发,如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遇明火易爆炸;当其回火时,将造成更大灾害。
安全性是选择高能含氧燃料材料的重要原则。相比较而言,有的纯净的原料难被明火点燃; 有的被枪弹击穿亦不爆炸。
可见,使用高能含氧燃料比燃油更安全。
3)性价比高。除燃油价格是高能含氧燃料的主要原料价格的2.5倍以外,高能含氧燃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大,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多倍。
4) 自供氧的优越性。
(1)高能含氧燃料的自供氧性,消除了发动机对空气的消耗。
(2)自供氧性使高原行驶的机车省却压气机,因而降低了机车重量,节省燃料。
5)多样性。在专利说明书表1~5中,有多种材料的几百种组合可供选择。开创新的高能含氧燃料工业,将给发动机工业以巨大商机,并且对于汽车和飞机等工业,以及与其关的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蕴藏就业机会。
6)上述应用效果再与“汽车用燃料评价标准”进行对比:
1. 汽车性能:一次加油或充电的续航距离,输出功率等。
因为,高能含氧燃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大,其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多倍;所以,一次加“油”的续航距离长和输出功率大,优于燃油;
2. 经济性:汽车价格、燃料价格、燃料供给的基础设施。
应用高能含氧燃料的汽车有的无需改造、有的要改造为双燃料传输系统;即便是汽车贵,但是从燃料廉价、功率高、燃料省、环保性好等因素综合考虑是非常经济的;
高能含氧燃料的体积能量密度高,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多倍,能量密度高,做同样的功,燃料用量少;
3. 大气环境性能:尾气排放。
如上所述,高能含氧燃料由碳、氢、氧和氮元素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其尾气有CO2、N2、H2O、无颗粒物。
4. 综合效率:WTW能源效率、CO2排放量。
WTW能源效率高,因为高能含氧燃料的主要原材料取自于绿色植物、煤炭、空气和水,属于可持续、可再生、环保能源;
5. 能源安全供给:资源量、多样性、燃料自身的安全性(毒性、火灾危险性等)。
首先强调的是,高能含氧燃料将替代现有燃料和现有的替代燃料,而成为全世界主要的燃料;若它与燃油组合,燃油的用量为2.4%~5.5%,为此将延缓石油枯竭年限25倍。
资源量:如上所述,高能含氧燃料的主要原材料取自于绿色植物、煤炭、空气和水,资源量极其丰富;属于可持续、可再生能源;
多样性:本发明的表1~4中,列出几百种组合,种类繁多;
燃料自身的安全性(毒性、火灾危险性等):如安全性所述,燃料自身安全性高;燃料种类很多,可从中选择低毒、无毒的燃料用;燃料火灾危险性低,有的枪弹击穿都不爆炸,汽油却办不到;
厂房条件建议:
1. 建立 研发发动机双燃料传输系统的软、硬件的研究室;
2. 建立 研发高能含氧燃料的研究室;
3. 建立 制造上述发动机传输系统的工厂;
4. 建立 制造上述燃料的工厂;
5. 建立 研制储存、灌装上述燃料的场地、设备,研制与其需要的储罐;
6. 编撰与上述各项相关的国家标准。
备注:
1.本专利处于公开阶段;
2.生产量应能供应全世界的需求;
3.入股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