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24594]动态车载导航系统-让我们的出行变的轻松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智能交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研究团队的简介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3月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依托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科,是北京市“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以及“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北京市特聘教授岗位”。中心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始终以北京的交通建设为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工、管结合的办学方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雄厚实力的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中心以刘小明教授和任福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教师为依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队伍。动态车辆导航(交通诱导)系统是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重要应用模块。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掌握交通诱导(车辆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研究深度上,不仅要解决系统开发初期的关键技术问题,而且设计并安装运行一批车载设备进行示范实验,同时在奥运会期间实现车辆诱导信息服务(包括对特殊车辆的定位和导航服务)。车载导航项目组在组建之初就配备形成了以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荣建教授为执行负责人,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基础,相关合作单位技术人员为的骨架的多层次的研究团队。项目组本着总体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共同协作稳步推进项目的进展。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导航专用电子地图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管理平台设计开发;(2)车载设备关键技术研究:根据系统架构设计和用户需求分析,确定车载导航终端各层次的功能;进行各层次功能的嵌入式开发;车辆定位技术研究与开发;地图匹配技术及嵌入式开发;交通探测技术的研究:最短路算法的嵌入式开发;路径引导技术的研发。(3)交通数据处理以及短时交通预测技术,基于非参数回归的交通状态预测;(4)车载导航仪与中心监控端信息交互以及接口定义,包括信息下发与上传的通信内容、通信协议、数据接收与发布格式;(5)服务器端的交通数据接收、处理与动态交通信息的发布技术。三、市场前景及应用领域分析伴随着我国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攀升,作为一类在国内还相当年轻的电子产品,车载导航仪具有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了解,在美国,民用GPS每年创造着100亿美元的市场。汽车导航这一在国外相当成熟的市场,在国内也逐渐开始步入正轨。来自国家统计局、慧聪网汽车研究所和中国汽车新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超过1100万辆;2004年1至9月份国内在产轿车企业共销售轿车1635806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2%,到今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20万辆。据这些机构预计,目前中国车载导航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初期,初步估计其需求量约为55万台,如果以每台6000元的售价来算,3至5年后就可能会成为百亿元规模的市场。由此可见,我国车辆导航仪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有必要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诱导(车辆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产业化。交通诱导(车辆导航)系统国内市场前景令人振奋。据统计,全世界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投资在1994年为1.8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80%,从1995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60.8%。据日经MA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日本售出的全部新车中有40%预装了GPS导航系统;而中国2003年的轿车销售超过190万辆,配备导航系统的寥寥无几,GPS车载导航产品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当然,伴随产品推广而形成的车载导航相关的数字电子地图、交通信息发布、交通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市场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极大地方便人们出行,从根本上改变和提升居民出行中的交通服务。车载导航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城市公交汽车和出租车行业,用于车辆调度以及线路优化;(2)车载导航系统的中心端可作为物流企业的车辆监控以及车辆调度中心,提高物流公司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用于银行、公安等单位实现对车辆的安全监控及跟踪;(3)2008年北京奥运车辆的调度、监控以及路线优化,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管理服务;(4)个人私家车用户,可以运用车载导航仪查询兴趣点,规划出行最优路径和全程的路径引导,极大的方便用户出行;(5)优化交通流在整个路网上的分配,通过发布实时路况信息等手段合理诱导交通流,优化交通流在路网中各可行路线上的分配比重,从用户最优进一步达到全局最优;(6)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使交通流的运行趋向平稳,从而降低尾气排放,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建立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四、项目合作单位车载导航系统的运用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地图的绘制。为了在电子地图数据方面奠定基础,发挥优势,保证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和后续的顺利推广,项目在实验室研究研发阶段就联合了提示具备车载硬件开发能力的地图数据生产企业中科永生。中科永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地理空间数据生产与应用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凭借自主核心技术,从客户需求出发,秉承开发创新与合作共赢的理念,向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数据成果产业化基地,公司主要从事基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时空数据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空间数据系统集成、空间数据应用服务、空间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业务。此外,由于公网通信承载能力以及数据传输优先级上的不足,为了开拓导航系统在通信方面的新的方式,项目组还联合了提供无线数据通信服务的天宇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为项目通信方式上的创新提供支持,利用“天宇无线数据网”平台提供的Mobitex通信专网开展了交通探测车试验。天宇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宇通信)是以经营无线通信业务为主、集通信网络运营、应用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研发、电子产品代理为一体的新型通信企业。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天宇通信经营无线数据通信、卫星通信和呼叫中心业务。还开展应用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研发、其他电信业务代理。五、产品情况或中试情况动态车载导航仪目前已经完成硬件架构以及试验开发,可以满足自主定位、位置上传、动态路权信息下载、地图匹配、信息查询、路径规划以及全程语音引导等功能。本产品区别于传统车载导航仪的最大特点在于动态交通信息的支持,这使得设备在路径规划上弥补了传统导航仪的自导航及静态导航的不足。动态车载导航仪配置无线通信模块,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请求系统的中心服务器,并接收实时发布的动态交通信息。系统服务器发挥整个车载导航系统的中心功能,接收最新的检测交通数据,并处理形成实时的交通信息、事故信息等更新的路权报告。目前车载终端开发已经基本实现预定设计功能,系统优化以及模块改进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心端已经完成系统原型的开发,正着手数据处理功能的开发和系统整合。六、技术合作与推广方式车载导航项目目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后续可能的技术合作以及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建立车载导航仪的生产线,进而推广应用产品;后续还将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联合汽车制造商,进军车载导航仪的前装市场,使得导航仪成为中高档轿车的标准配置。
一、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研究团队的简介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3月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依托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科,是北京市“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以及“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北京市特聘教授岗位”。中心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始终以北京的交通建设为重点;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工、管结合的办学方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雄厚实力的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中心以刘小明教授和任福田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教师为依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队伍。动态车辆导航(交通诱导)系统是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重要应用模块。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掌握交通诱导(车辆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与相应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研究深度上,不仅要解决系统开发初期的关键技术问题,而且设计并安装运行一批车载设备进行示范实验,同时在奥运会期间实现车辆诱导信息服务(包括对特殊车辆的定位和导航服务)。车载导航项目组在组建之初就配备形成了以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荣建教授为执行负责人,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基础,相关合作单位技术人员为的骨架的多层次的研究团队。项目组本着总体规划、分工协作的原则,共同协作稳步推进项目的进展。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动态车载导航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导航专用电子地图的数据内容、数据格式和管理平台设计开发;(2)车载设备关键技术研究:根据系统架构设计和用户需求分析,确定车载导航终端各层次的功能;进行各层次功能的嵌入式开发;车辆定位技术研究与开发;地图匹配技术及嵌入式开发;交通探测技术的研究:最短路算法的嵌入式开发;路径引导技术的研发。(3)交通数据处理以及短时交通预测技术,基于非参数回归的交通状态预测;(4)车载导航仪与中心监控端信息交互以及接口定义,包括信息下发与上传的通信内容、通信协议、数据接收与发布格式;(5)服务器端的交通数据接收、处理与动态交通信息的发布技术。三、市场前景及应用领域分析伴随着我国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攀升,作为一类在国内还相当年轻的电子产品,车载导航仪具有及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了解,在美国,民用GPS每年创造着100亿美元的市场。汽车导航这一在国外相当成熟的市场,在国内也逐渐开始步入正轨。来自国家统计局、慧聪网汽车研究所和中国汽车新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超过1100万辆;2004年1至9月份国内在产轿车企业共销售轿车1635806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2%,到今年底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20万辆。据这些机构预计,目前中国车载导航市场尚处于市场启动初期,初步估计其需求量约为55万台,如果以每台6000元的售价来算,3至5年后就可能会成为百亿元规模的市场。由此可见,我国车辆导航仪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有必要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诱导(车辆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产业化。交通诱导(车辆导航)系统国内市场前景令人振奋。据统计,全世界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投资在1994年为1.8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80%,从1995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60.8%。据日经MA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日本售出的全部新车中有40%预装了GPS导航系统;而中国2003年的轿车销售超过190万辆,配备导航系统的寥寥无几,GPS车载导航产品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当然,伴随产品推广而形成的车载导航相关的数字电子地图、交通信息发布、交通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市场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极大地方便人们出行,从根本上改变和提升居民出行中的交通服务。车载导航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城市公交汽车和出租车行业,用于车辆调度以及线路优化;(2)车载导航系统的中心端可作为物流企业的车辆监控以及车辆调度中心,提高物流公司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用于银行、公安等单位实现对车辆的安全监控及跟踪;(3)2008年北京奥运车辆的调度、监控以及路线优化,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交通管理服务;(4)个人私家车用户,可以运用车载导航仪查询兴趣点,规划出行最优路径和全程的路径引导,极大的方便用户出行;(5)优化交通流在整个路网上的分配,通过发布实时路况信息等手段合理诱导交通流,优化交通流在路网中各可行路线上的分配比重,从用户最优进一步达到全局最优;(6)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使交通流的运行趋向平稳,从而降低尾气排放,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建立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四、项目合作单位车载导航系统的运用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地图的绘制。为了在电子地图数据方面奠定基础,发挥优势,保证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和后续的顺利推广,项目在实验室研究研发阶段就联合了提示具备车载硬件开发能力的地图数据生产企业中科永生。中科永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地理空间数据生产与应用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凭借自主核心技术,从客户需求出发,秉承开发创新与合作共赢的理念,向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数据成果产业化基地,公司主要从事基于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时空数据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空间数据系统集成、空间数据应用服务、空间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业务。此外,由于公网通信承载能力以及数据传输优先级上的不足,为了开拓导航系统在通信方面的新的方式,项目组还联合了提供无线数据通信服务的天宇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为项目通信方式上的创新提供支持,利用“天宇无线数据网”平台提供的Mobitex通信专网开展了交通探测车试验。天宇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宇通信)是以经营无线通信业务为主、集通信网络运营、应用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研发、电子产品代理为一体的新型通信企业。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天宇通信经营无线数据通信、卫星通信和呼叫中心业务。还开展应用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研发、其他电信业务代理。五、产品情况或中试情况动态车载导航仪目前已经完成硬件架构以及试验开发,可以满足自主定位、位置上传、动态路权信息下载、地图匹配、信息查询、路径规划以及全程语音引导等功能。本产品区别于传统车载导航仪的最大特点在于动态交通信息的支持,这使得设备在路径规划上弥补了传统导航仪的自导航及静态导航的不足。动态车载导航仪配置无线通信模块,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请求系统的中心服务器,并接收实时发布的动态交通信息。系统服务器发挥整个车载导航系统的中心功能,接收最新的检测交通数据,并处理形成实时的交通信息、事故信息等更新的路权报告。目前车载终端开发已经基本实现预定设计功能,系统优化以及模块改进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心端已经完成系统原型的开发,正着手数据处理功能的开发和系统整合。六、技术合作与推广方式车载导航项目目前处于研发试验阶段,后续可能的技术合作以及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建立车载导航仪的生产线,进而推广应用产品;后续还将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联合汽车制造商,进军车载导航仪的前装市场,使得导航仪成为中高档轿车的标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