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竹笋加工、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技术投资分析:
利用低温冷链及气调、天然保鲜剂等综合技术,控制野生竹笋的代谢和微生物生长,减少营养损失和防止烂耗,保持野生竹笋的新鲜度和延长货架期。
应用联合干燥技术、膜技术、真空浓缩等高新技术开发竹笋系列产品,在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色素香精和防腐剂,建立野生竹笋系列加工产品的HACCP质量控制体系。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开发竹笋系列深加工产品;保鲜处理的鲜鲜笋保质期在室温下能达10天以上,冷链环境下达15—20天,比传统保存方法延长5—15天;笋干的成品能保持清白和具有清香味。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室温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低温避光保存期达12个月以上。
效益分析:
我国每年消耗笋及其制品约18万吨,年出口创汇在1.5亿美元左右,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在竹笋加工保鲜方面的水平相对落后,因此该行业的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在竹笋加工保鲜业方面日本、韩国走在前列,但由于地缘因素,其野生竹笋资源相对匮乏,仅以日本为例每年竹笋需求量的缺口就达25万吨。在日本250g的小包装水煮笋市场售价达200多日元,可见产品的增值相当可观。
以年加工100万公斤野生竹笋的企业为例,可以实现加工产值1120万元,新增税利376万元。随着本项目的成功实施,野生竹笋加工及保鲜产品的质量将得到明显的提高,效益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形成一个新的拳头产品,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