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61774]纯梁低渗透油田防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属于油气田开发与油田化学交叉学科。由于地层水中成垢盐类随温度、压力改变而发生的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回注水配伍性差异等因素,会导致严重的地层及油水井结垢,对于纯梁油田等具有典型低渗透地层特征的油田尤为明显。目前,国内外对此领域的研究薄弱。 项目采取地层模拟方法,静态并动态研究了压力、温度、水动力学、晶体构成条件等对垢形成机理、类型和过程的影响,从源头上找出导致低渗透地层油水井垢的成因及影响结垢程度的主要因素:确定纯粱油田油水井主要成垢类型为含镁方解石晶系;从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揭示了地层温度及压力交互条件对结垢的影响规律:结垢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在低温段比高温段更敏感;采出水返排时,地层到井口压力连续递减,在炮眼处压力骤降,导致垢晶析出严重,压力改变成为结垢主要影响因素;储层渗透率降低主要发生在水驱前期等。这些结论是对油田无机垢成因理论的突破和丰富补充,对现场准确定位结垢位置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意义重大。 项目开发LY-1高效挤注型阻垢剂,设计了段塞式分级挤注防垢工艺,与其他阻垢技术的同期使用效果对比:管线、设备的有效使用周期延长≥150%; 油水井正常运转和酸洗周期延长3.68倍;药剂应用成本平均降低47%,优于国内外油田目前使用的防垢技术。 该技术已在纯梁采油厂推广应用31井次,新增产值2825.8万元,新增利税847.7万元,平均年增收节支 838.6万元,胜利油田另有四个采油厂计划2009年引进该技术;与大庆、濮阳油田的技术合作已确定,预计“十一•五”末完成推广应用190口井,新增生产效益约1亿元;研究过程培养了1名博士和4名硕士,培训现场施工人员36名,经济社会效益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查新显示,该研究属于国内外首次开展地域针对性强的防垢理论与防垢工艺技术一体化的产业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具有低渗特征地层特点的国内外油田防垢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项目属于油气田开发与油田化学交叉学科。由于地层水中成垢盐类随温度、压力改变而发生的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回注水配伍性差异等因素,会导致严重的地层及油水井结垢,对于纯梁油田等具有典型低渗透地层特征的油田尤为明显。目前,国内外对此领域的研究薄弱。 项目采取地层模拟方法,静态并动态研究了压力、温度、水动力学、晶体构成条件等对垢形成机理、类型和过程的影响,从源头上找出导致低渗透地层油水井垢的成因及影响结垢程度的主要因素:确定纯粱油田油水井主要成垢类型为含镁方解石晶系;从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揭示了地层温度及压力交互条件对结垢的影响规律:结垢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在低温段比高温段更敏感;采出水返排时,地层到井口压力连续递减,在炮眼处压力骤降,导致垢晶析出严重,压力改变成为结垢主要影响因素;储层渗透率降低主要发生在水驱前期等。这些结论是对油田无机垢成因理论的突破和丰富补充,对现场准确定位结垢位置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意义重大。 项目开发LY-1高效挤注型阻垢剂,设计了段塞式分级挤注防垢工艺,与其他阻垢技术的同期使用效果对比:管线、设备的有效使用周期延长≥150%; 油水井正常运转和酸洗周期延长3.68倍;药剂应用成本平均降低47%,优于国内外油田目前使用的防垢技术。 该技术已在纯梁采油厂推广应用31井次,新增产值2825.8万元,新增利税847.7万元,平均年增收节支 838.6万元,胜利油田另有四个采油厂计划2009年引进该技术;与大庆、濮阳油田的技术合作已确定,预计“十一•五”末完成推广应用190口井,新增生产效益约1亿元;研究过程培养了1名博士和4名硕士,培训现场施工人员36名,经济社会效益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查新显示,该研究属于国内外首次开展地域针对性强的防垢理论与防垢工艺技术一体化的产业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具有低渗特征地层特点的国内外油田防垢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