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在临床上被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中风的死亡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但近期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易发生中风,通过手术使梗阻动脉再通可以降低中风危险性。然而对于低度至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其手术指征不是很明显。脑血流灌注情况不能够由脑血管造影准确估计。即使目前有比脑血管造影更精确的诊断技术,这种技术通常比较昂贵,不适合脑中风危险人群的普遍筛查。因此,发展基于新的脑缺血生物标记物的诊断试剂盒,对于实现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与美国南卡医学院合作,以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UK)为生物标记物,通过发展具有特异性的ELISA方法,开发了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试剂盒。试剂盒由HUK特异性抗体包被的微孔板、生物素标记的HUK抗血清和HUK参考品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用于脑缺血状态分析和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疗效评价的随诊。
试剂盒主要性能指标:正常人血清中HUK含量:0.8 ng/mL以内;检测线性范围:0.05-3.125 ng/mL HUK;线性相关系数:R≥ 0.99;板间和板内CV均已达到15%以下;偏差﹤10%;回收率90-110%;试剂盒的4℃稳定性达到11个月以上。
我国每年脑中风发病患者高达120-150万人。缺血性中风发病率以每年8.7个百分比的速度增加,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即使目前采用CT等精确的诊断技术通常比较昂贵。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试剂盒具有检测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非常适合脑中风危险人群的普遍筛查。
主要应用于:1. 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健康人体检)
2. 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疗效评价(临床应用)
3. 激肽释放酶含量检测(细胞表达、血清、血浆、尿)
合作要求及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深入开发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在临床上被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中风的死亡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但近期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易发生中风,通过手术使梗阻动脉再通可以降低中风危险性。然而对于低度至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其手术指征不是很明显。脑血流灌注情况不能够由脑血管造影准确估计。即使目前有比脑血管造影更精确的诊断技术,这种技术通常比较昂贵,不适合脑中风危险人群的普遍筛查。因此,发展基于新的脑缺血生物标记物的诊断试剂盒,对于实现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与美国南卡医学院合作,以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UK)为生物标记物,通过发展具有特异性的ELISA方法,开发了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试剂盒。试剂盒由HUK特异性抗体包被的微孔板、生物素标记的HUK抗血清和HUK参考品及其他试剂配套组成。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检测人血清中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用于脑缺血状态分析和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疗效评价的随诊。
试剂盒主要性能指标:正常人血清中HUK含量:0.8 ng/mL以内;检测线性范围:0.05-3.125 ng/mL HUK;线性相关系数:R≥ 0.99;板间和板内CV均已达到15%以下;偏差﹤10%;回收率90-110%;试剂盒的4℃稳定性达到11个月以上。
我国每年脑中风发病患者高达120-150万人。缺血性中风发病率以每年8.7个百分比的速度增加,其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即使目前采用CT等精确的诊断技术通常比较昂贵。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试剂盒具有检测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非常适合脑中风危险人群的普遍筛查。
主要应用于:1. 缺血性脑中风早期诊断(健康人体检)
2. 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疗效评价(临床应用)
3. 激肽释放酶含量检测(细胞表达、血清、血浆、尿)
合作要求及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深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