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8231]钨冶金过程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金属材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我国黑钨资源接近枯竭(仅可供开采3~5年),白钨已成为我国钨产业主要原料,但国内外均缺乏先进、成熟、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从而严重制约钨冶炼产业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关键问题。本项目历时20年,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湿法冶金、传输原理等多学科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白钨湿法冶炼工艺原理,自主研发出4大核心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白钨矿高效、洁净制取超高性能APT(仲钨酸铵)的工业化生产。 成果已在国内4家大型骨干企业推广应用,APT产能2.8万吨,占国内的51.3%,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2.78亿,新增利润4.25亿元(近三年2.81亿);节省钨精矿3827.6吨、煤2.8万吨、电1.02亿度,减少NaOH排放2.6万吨、氨氮排放1.15万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业内专家鉴定,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钨的工业化“绿色冶炼”,有效地解决了我国钨冶炼产业持续发展问题,使我国白钨冶炼总体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钨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针对我国黑钨资源接近枯竭(仅可供开采3~5年),白钨已成为我国钨产业主要原料,但国内外均缺乏先进、成熟、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从而严重制约钨冶炼产业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关键问题。本项目历时20年,综合运用物理化学、湿法冶金、传输原理等多学科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白钨湿法冶炼工艺原理,自主研发出4大核心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白钨矿高效、洁净制取超高性能APT(仲钨酸铵)的工业化生产。 成果已在国内4家大型骨干企业推广应用,APT产能2.8万吨,占国内的51.3%,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2.78亿,新增利润4.25亿元(近三年2.81亿);节省钨精矿3827.6吨、煤2.8万吨、电1.02亿度,减少NaOH排放2.6万吨、氨氮排放1.15万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业内专家鉴定,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在国内外率先实现了钨的工业化“绿色冶炼”,有效地解决了我国钨冶炼产业持续发展问题,使我国白钨冶炼总体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钨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