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1、本项目筛选出1个适合工厂化袋栽的杏鲍菇菌株,研制出杏鲍菇液体菌种工艺,研究出与优良菌株相适配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产量达到381.3 g/袋,生物转化率91.4%。 2、筛选出1个适合工厂化瓶栽的真姬菇菌株,在5 L发酵罐水平实现真姬菇液体菌种生物量达到17 g/L,菌丝球密度值达到165 个/m,进一步研制出真姬菇固态化菌种,生产周期比固体菌种减少31 d。研究出与优良菌株相适配的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开发出食用菌智能化控制系统,真姬菇产量达到276 g/850mL栽培瓶,生物转化率106.15%。 3、研发出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食用菌保藏方法。0.1%聚乙二醇6000水溶液保藏法和双层杨木木屑保藏法,真姬菇保藏其中三个月后复壮,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斜面保藏法。 4、开发了废菌棒二次出菇、作为其他食用菌栽培替代原料等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5、发表文章8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已授权4项,获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3项授权发明专利在我市食用菌企业实施许可。
1、本项目筛选出1个适合工厂化袋栽的杏鲍菇菌株,研制出杏鲍菇液体菌种工艺,研究出与优良菌株相适配的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产量达到381.3 g/袋,生物转化率91.4%。 2、筛选出1个适合工厂化瓶栽的真姬菇菌株,在5 L发酵罐水平实现真姬菇液体菌种生物量达到17 g/L,菌丝球密度值达到165 个/m,进一步研制出真姬菇固态化菌种,生产周期比固体菌种减少31 d。研究出与优良菌株相适配的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开发出食用菌智能化控制系统,真姬菇产量达到276 g/850mL栽培瓶,生物转化率106.15%。 3、研发出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食用菌保藏方法。0.1%聚乙二醇6000水溶液保藏法和双层杨木木屑保藏法,真姬菇保藏其中三个月后复壮,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斜面保藏法。 4、开发了废菌棒二次出菇、作为其他食用菌栽培替代原料等菌渣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5、发表文章8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已授权4项,获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3项授权发明专利在我市食用菌企业实施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