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白杂14号以自选系白249A为母本, 自选系9410-41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白249A是2000年以2321B为母本,428B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择后,F3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自选系9410-4121是(亨×长亭子/889)×936819,南繁北育,从后代中选择出的长筒形穗、矮秆、株型较好,配合力较高的恢复系,经多世代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选育出杂交新组合,2014年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到9167.7公斤/公顷,2015-2016年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到8458.3公斤/公顷。2017年-2018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524.5公斤/公顷和9236.1公斤/公顷,熟期比敖杂1号晚1-2天,平均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1.1%。白杂14号生育期109天,株高147.35厘米,穗长30.18厘米,穗粒重73.04克,千粒重25.15克,黑壳,深红粒,着壳率4.66%,角质率30.19%,育性98%,叶病轻,倾斜率为0.7%,倒折率为0.2%,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03%。适宜在吉林白城、松原及长春的部分地区,黑龙江的肇源、内蒙的通辽、赤峰及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积温在2360℃以上的地区春季种植。 主要优点:早熟,籽粒颜色好,耐密植,抗倒伏能力强。 主要缺点:不抗蚜虫和玉米螟;父本比母本株高略高,制种父母本比例不可太大。 防范措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螟虫危害要提前预防,及时用药。制种父母本比例不要超过1:6。
白杂14号以自选系白249A为母本, 自选系9410-41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白249A是2000年以2321B为母本,428B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择后,F3经连续回交转育而成。自选系9410-4121是(亨×长亭子/889)×936819,南繁北育,从后代中选择出的长筒形穗、矮秆、株型较好,配合力较高的恢复系,经多世代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选育出杂交新组合,2014年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到9167.7公斤/公顷,2015-2016年参加产量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到8458.3公斤/公顷。2017年-2018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524.5公斤/公顷和9236.1公斤/公顷,熟期比敖杂1号晚1-2天,平均比对照敖杂1号增产11.1%。白杂14号生育期109天,株高147.35厘米,穗长30.18厘米,穗粒重73.04克,千粒重25.15克,黑壳,深红粒,着壳率4.66%,角质率30.19%,育性98%,叶病轻,倾斜率为0.7%,倒折率为0.2%,丝黑穗病自然发病率为0.03%。适宜在吉林白城、松原及长春的部分地区,黑龙江的肇源、内蒙的通辽、赤峰及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积温在2360℃以上的地区春季种植。 主要优点:早熟,籽粒颜色好,耐密植,抗倒伏能力强。 主要缺点:不抗蚜虫和玉米螟;父本比母本株高略高,制种父母本比例不可太大。 防范措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螟虫危害要提前预防,及时用药。制种父母本比例不要超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