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472076]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关键技术及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我国每年因供电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超过9h,农村超过40h,而国际先进水平不到1h。据统计,95%以上的停电事件由配电网引起,因此应把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发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供电质量上。本课题围绕提高供电质量、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作用的目标,研发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的有源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重点研发旨在避免或减少故障对供电质量影响的故障自愈技术。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广域测控平台能够满足智能配电网各种保护与控制应用需求;主站系统与智能终端能够提供各种高级应用程序的开放式接口;支撑平台实时控制数据传输延时时间小于10ms;相量测量误差:不大于1%;广域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小于60ms;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定位准确率>99%(接地电阻小于100Ω);基于分布式智能控制的馈线故障隔离、供电恢复时间小于1s ;孤岛供电转换不平衡功率调整偏差:500ms 内小于10%;保护控制方法能够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于20%的配电网;示范工程涵盖两座110kV 变电站,馈线40 条;示范系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指中压系统供电可靠率,扣除计划停电、一次系统不具备负荷转供等条件因素)。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建立了智能配电网开放式通信体系。研发多功能、开放式智能终端平台。建立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体系。提出智能终端任务分工协调机制与控制策略,为研发基于广域测控系统与分布式智能的有源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广域测控平台的智能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技术。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处于中试阶段,可实现批量的生产,并建成示范工程。该技术适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技术提高了短路故障处理速度与可靠性,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触电风险与提高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技术已经在生产单位实现了批量的生产,并在电力系统、铁路、石化等行业广泛应用,在大理建设了示范工程。 (6) 历年获奖情况 项目相关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我国每年因供电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超过9h,农村超过40h,而国际先进水平不到1h。据统计,95%以上的停电事件由配电网引起,因此应把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发的着眼点放在提高供电质量上。本课题围绕提高供电质量、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作用的目标,研发分布式电源高度渗透的有源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重点研发旨在避免或减少故障对供电质量影响的故障自愈技术。 (2)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广域测控平台能够满足智能配电网各种保护与控制应用需求;主站系统与智能终端能够提供各种高级应用程序的开放式接口;支撑平台实时控制数据传输延时时间小于10ms;相量测量误差:不大于1%;广域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小于60ms;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定位准确率>99%(接地电阻小于100Ω);基于分布式智能控制的馈线故障隔离、供电恢复时间小于1s ;孤岛供电转换不平衡功率调整偏差:500ms 内小于10%;保护控制方法能够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渗透率高于20%的配电网;示范工程涵盖两座110kV 变电站,馈线40 条;示范系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指中压系统供电可靠率,扣除计划停电、一次系统不具备负荷转供等条件因素)。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建立了智能配电网开放式通信体系。研发多功能、开放式智能终端平台。建立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体系。提出智能终端任务分工协调机制与控制策略,为研发基于广域测控系统与分布式智能的有源配电网保护控制技术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广域测控平台的智能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技术。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处于中试阶段,可实现批量的生产,并建成示范工程。该技术适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技术提高了短路故障处理速度与可靠性,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触电风险与提高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技术已经在生产单位实现了批量的生产,并在电力系统、铁路、石化等行业广泛应用,在大理建设了示范工程。 (6) 历年获奖情况 项目相关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