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23578]电石渣—尾砂等制备高性能加气混凝土砌块关键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建筑材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资源化株洲市清水塘历年存量为1000多万吨和每年新增约200万吨的电石渣、尾砂等工业废渣,本项目开拓性地利用电石渣、尾砂等工业废渣生产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节能砌块。在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09FJ1008)、重点项目(2008SK2008)和株洲市科技局重点项目三年滚动支持下,经过三年的研究,本项目提出了料浆水化促进坯体硬化的新机理;揭示了托勃莫来石的物相组成、低碱度水化硅酸钙晶体(CSH)、水化铝酸钙(C3A)转化为托勃莫来石的条件;开发了“低温胶凝—高温高稠浇注”生产轻质、高强的蒸压加气电石渣—尾砂混凝土砌块新工艺、新设备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专用系统材料。采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可节约生石灰用量达40%,产品抗压强度较同类产品提高1.0MPa,并使产品合格率提高5%,生产成本下降20%,折合节约成本约14~17元/m3。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长株潭地区的5家企业实施推广,已合计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50万立方米,并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专用系统材料1800吨,实现工业产值共约2.23亿元;已累积利用资源清水塘地区硅钙废渣、尾砂77万多吨,节约生石灰约8.0万吨,按每吨生石灰生产耗标准煤0.136吨计算;本项目已积累节约石灰用和低温余热利用标准煤折合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0.228万吨。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实施可望实现清水塘地区工业废渣的高值、全量利用,为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湘江水流域治理、促进冶金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废为利”产业链的形式提供重大技术支撑;本项目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1年,该项目技术成果在由湖南省科技厅组成的成果鉴定会上鉴定为国内领先,并被株洲市科技局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
资源化株洲市清水塘历年存量为1000多万吨和每年新增约200万吨的电石渣、尾砂等工业废渣,本项目开拓性地利用电石渣、尾砂等工业废渣生产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节能砌块。在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09FJ1008)、重点项目(2008SK2008)和株洲市科技局重点项目三年滚动支持下,经过三年的研究,本项目提出了料浆水化促进坯体硬化的新机理;揭示了托勃莫来石的物相组成、低碱度水化硅酸钙晶体(CSH)、水化铝酸钙(C3A)转化为托勃莫来石的条件;开发了“低温胶凝—高温高稠浇注”生产轻质、高强的蒸压加气电石渣—尾砂混凝土砌块新工艺、新设备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专用系统材料。采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可节约生石灰用量达40%,产品抗压强度较同类产品提高1.0MPa,并使产品合格率提高5%,生产成本下降20%,折合节约成本约14~17元/m3。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长株潭地区的5家企业实施推广,已合计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50万立方米,并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专用系统材料1800吨,实现工业产值共约2.23亿元;已累积利用资源清水塘地区硅钙废渣、尾砂77万多吨,节约生石灰约8.0万吨,按每吨生石灰生产耗标准煤0.136吨计算;本项目已积累节约石灰用和低温余热利用标准煤折合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0.228万吨。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实施可望实现清水塘地区工业废渣的高值、全量利用,为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湘江水流域治理、促进冶金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废为利”产业链的形式提供重大技术支撑;本项目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1年,该项目技术成果在由湖南省科技厅组成的成果鉴定会上鉴定为国内领先,并被株洲市科技局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