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不同形貌的层状钛酸盐纳米材料为前驱体,经简单的离子交换后再经热处理合成一系列新型复合钛酸盐纳米线,包括Zn2Ti3O8和Li2MTiO8 (M=Co, Zn, Mg, Co0.5Zn0.5, Mg0.5Zn0.5)纳米线,这些新型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较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倍率充放电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实际上,这些钛酸盐纳米材料具有优异循环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比Li4Ti5O12更高的容量,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Environ. Sci., Chem. Commun.和Electrochem. Commun.上,且申请了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
2. 以新型钛酸盐纳米线为构造单元,低温自组装调控合成超细纳米线(约3-5 nm)有序构成的TiO2介晶。用这种有序的TiO2超细结构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经过深入研究,通过选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反应溶剂,还可以控制合成具有特殊形貌的多孔TiO2介晶及不同晶相和形貌的有序TiO2超细结构。研究结果还表明,这些材料与相近比表面积的纳米粒子相比,均展现了更加优越的储锂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ergy Environ. Sci., Nano Energy和Chem. Eur. J.上,且申请了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