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47028]新单38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体育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新单3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3009。 品种来源:新4白改×新6/敦系3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紧凑,全株总叶片数20片,株高261cm,穗位高105cm;叶色深绿,叶鞘微红,第一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15个,花药黄色,花丝微红;果穗筒型,穗长16.1-19.3cm,穗粗5.0cm,穗行数14.7,行粒数35.3;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结实性中或中上等,千粒重351.7g,出籽率88.9%。 抗性鉴定:据2011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人工接种鉴定以及专家组现场考察汇总报告:该品种抗大斑病(3级)、小斑病(3级)、弯孢菌叶斑病(3级)、瘤黑粉病(3级),中抗茎腐病(5级),感玉米螟(7级)。 品质分析:据2011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该品种多点套袋果穗的籽粒混合样品品质分析检验报告:粗蛋白质10.02%,粗脂肪 3.89%,粗淀粉74.26%,赖氨酸0.32%,容重727g/L。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1等级国标;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2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达到2等级部标。 产量表现:2010年试验亩产605.3公斤,比郑单958(CK)亩产560.3公斤增产8.0%,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2位,全省12个试点11点增产1点减产,丰产稳产性好。 2011年试验平均亩产为539.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492.5kg/亩)增产9.6%,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1位,全省9个试点全部增产,丰产稳产性好。 综合两年21点次的试验结果:该品种平均亩产572.6公斤,比郑单958(CK)亩产526.4公斤增产8.77%,增产点数:减产点数=20:1,增产点比率为95.2%。丰产稳产性好。 2012年河南省生产试验11点汇总,11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比率100%;平均亩产754.1kg,比郑单958(CK)增产8.4%,居参试品种第2位。 适宜区域:适宜我省各地夏播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1日~6月15日播种,密度4500株/亩。宜采用60cm等行距或80cm、40c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 2、田间管理:播后及时浇蒙头水,保证一播全苗。采用分次施肥法,即播后30天施总追肥量的40%,播后45天施总追肥量的60%;苗期注意防治蓟马和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杀虫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新单3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2007年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13009。 品种来源:新4白改×新6/敦系3 特征特性: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紧凑,全株总叶片数20片,株高261cm,穗位高105cm;叶色深绿,叶鞘微红,第一叶尖端卵圆形;雄穗分枝15个,花药黄色,花丝微红;果穗筒型,穗长16.1-19.3cm,穗粗5.0cm,穗行数14.7,行粒数35.3;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结实性中或中上等,千粒重351.7g,出籽率88.9%。 抗性鉴定:据2011年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人工接种鉴定以及专家组现场考察汇总报告:该品种抗大斑病(3级)、小斑病(3级)、弯孢菌叶斑病(3级)、瘤黑粉病(3级),中抗茎腐病(5级),感玉米螟(7级)。 品质分析:据2011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该品种多点套袋果穗的籽粒混合样品品质分析检验报告:粗蛋白质10.02%,粗脂肪 3.89%,粗淀粉74.26%,赖氨酸0.32%,容重727g/L。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1等级国标;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2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达到2等级部标。 产量表现:2010年试验亩产605.3公斤,比郑单958(CK)亩产560.3公斤增产8.0%,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2位,全省12个试点11点增产1点减产,丰产稳产性好。 2011年试验平均亩产为539.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492.5kg/亩)增产9.6%,差异极显著,居试验第1位,全省9个试点全部增产,丰产稳产性好。 综合两年21点次的试验结果:该品种平均亩产572.6公斤,比郑单958(CK)亩产526.4公斤增产8.77%,增产点数:减产点数=20:1,增产点比率为95.2%。丰产稳产性好。 2012年河南省生产试验11点汇总,11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比率100%;平均亩产754.1kg,比郑单958(CK)增产8.4%,居参试品种第2位。 适宜区域:适宜我省各地夏播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密度:6月1日~6月15日播种,密度4500株/亩。宜采用60cm等行距或80cm、40c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 2、田间管理:播后及时浇蒙头水,保证一播全苗。采用分次施肥法,即播后30天施总追肥量的40%,播后45天施总追肥量的60%;苗期注意防治蓟马和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用杀虫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 3、适时收获:玉米子粒乳腺消失或子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