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详细介绍
《夏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是由青岛农业大学作为第一研发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山东农业大学三个单位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来源于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编号:SDATT-01-02》项目,团队立项于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结题,历时6年的科研攻关,完成本成果。除此之外,该成果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该成果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于山东省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各个实施过程中。 该成果进行了适宜生产机械化的夏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得到了夏玉米新品种“青农11号”,开展了山东省目前夏玉米推广品种的多抗丰产性及机械化生产适宜性的综合评价筛选;研究确定一年两熟制度下小麦、玉米生产契合的机械化种植方式及对应的农技农艺标准,制定统一的种植模式和规格、轮耕制度,并形成了山东省地方标准,完成了玉米专用缓释肥的优化及膜材料的筛选,形成了较完善的工艺流程,实现缓控释肥肥料的连续化生产;探讨玉米机械化生产新轮耕制度下研究新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建立新型耕作制度下玉米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同时对现有的玉米生产装备进行选型、合理配置和对关键生产装备进行技术攻关,研制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相匹配的农机具。创新性地集成了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试验示范,进行大面积推广。 该成果现已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5项,已受理进入实审阶段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1个;颁布山东省地方标准3项。该成果已在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菏泽市农业局,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淄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夏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是由青岛农业大学作为第一研发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山东农业大学三个单位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来源于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编号:SDATT-01-02》项目,团队立项于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结题,历时6年的科研攻关,完成本成果。除此之外,该成果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该成果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于山东省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各个实施过程中。 该成果进行了适宜生产机械化的夏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得到了夏玉米新品种“青农11号”,开展了山东省目前夏玉米推广品种的多抗丰产性及机械化生产适宜性的综合评价筛选;研究确定一年两熟制度下小麦、玉米生产契合的机械化种植方式及对应的农技农艺标准,制定统一的种植模式和规格、轮耕制度,并形成了山东省地方标准,完成了玉米专用缓释肥的优化及膜材料的筛选,形成了较完善的工艺流程,实现缓控释肥肥料的连续化生产;探讨玉米机械化生产新轮耕制度下研究新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建立新型耕作制度下玉米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同时对现有的玉米生产装备进行选型、合理配置和对关键生产装备进行技术攻关,研制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相匹配的农机具。创新性地集成了夏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试验示范,进行大面积推广。 该成果现已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5项,已受理进入实审阶段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证书1个;颁布山东省地方标准3项。该成果已在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菏泽市农业局,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淄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