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40211]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用材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名称 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 二、技术概况 利用废弃牡蛎壳开发多孔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建立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备贝壳HAP和贝壳HAP/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的技术,已经制备出了骨修复材料并完成样品的生物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建立了符合临床要求的贝壳HAP以及贝壳HAP与胶原或壳聚糖等复合的骨修复材料的一系列性能指标,制定出了制品的质量标准等。本项目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类材料不但附加值高,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废弃虾壳和蟹壳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福建沿海具有丰富的水产下脚料,以牡蛎壳和鲍鱼壳为原料可制备贝壳羟基磷灰石,并将其与胶原或壳聚糖等构建复合骨修复材料,可为骨科、整形外科、口腔科、五官科及其它外科手术中的器官再造和修复提供性能优良的骨修复材料,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95年以来,国外厂商及其产品已以高达200%-500%的年增长率涌入我国市场。昂贵的进口品不仅增加了国家和人民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使一些普通老百姓难以得到应有治疗,而且对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产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发展我国民族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产业已迫在眉睫,我国必须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开发。据统计,生物医用材料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上千亿美元。仅每年因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骨损伤需求就达30余万人次,如果适应症患者10万人/年,按人均疗程消耗10000元/年计算,一年需消耗10亿元,年利税可达5亿元。 四、主要设备和总投资 总投资:1000万元 1) 土建工程费:300万元 2) 仪器设备费:250万元,用于购买大中型的马弗炉、水热反应釜、烘箱、加热搅拌器等基本实验设备; 3) 试验研究费:250万元,用于购买常规实验用药品、实验耗材、以及支付研究生等参与实验人员的劳务费用; 4) 生产材料费:150万元,用于支付水电费用、购买实验用原材料等; 5) 其他50万元 五、项目可供转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联合开发或转让。
一、项目名称 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 二、技术概况 利用废弃牡蛎壳开发多孔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建立以牡蛎壳为原料制备贝壳HAP和贝壳HAP/壳聚糖复合骨修复材料的技术,已经制备出了骨修复材料并完成样品的生物安全性和功能性评价,建立了符合临床要求的贝壳HAP以及贝壳HAP与胶原或壳聚糖等复合的骨修复材料的一系列性能指标,制定出了制品的质量标准等。本项目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类材料不但附加值高,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废弃虾壳和蟹壳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 福建沿海具有丰富的水产下脚料,以牡蛎壳和鲍鱼壳为原料可制备贝壳羟基磷灰石,并将其与胶原或壳聚糖等构建复合骨修复材料,可为骨科、整形外科、口腔科、五官科及其它外科手术中的器官再造和修复提供性能优良的骨修复材料,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95年以来,国外厂商及其产品已以高达200%-500%的年增长率涌入我国市场。昂贵的进口品不仅增加了国家和人民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使一些普通老百姓难以得到应有治疗,而且对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产业的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发展我国民族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产业已迫在眉睫,我国必须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开发。据统计,生物医用材料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上千亿美元。仅每年因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骨损伤需求就达30余万人次,如果适应症患者10万人/年,按人均疗程消耗10000元/年计算,一年需消耗10亿元,年利税可达5亿元。 四、主要设备和总投资 总投资:1000万元 1) 土建工程费:300万元 2) 仪器设备费:250万元,用于购买大中型的马弗炉、水热反应釜、烘箱、加热搅拌器等基本实验设备; 3) 试验研究费:250万元,用于购买常规实验用药品、实验耗材、以及支付研究生等参与实验人员的劳务费用; 4) 生产材料费:150万元,用于支付水电费用、购买实验用原材料等; 5) 其他50万元 五、项目可供转让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联合开发或转让。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