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题来源与背景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稻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并肩负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也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我国农作物的单产需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0%以上才能满足粮食的安全供给。吉林省的水田占旱田面积的30%,引松工程逐渐向吉林省西部平原推进,不远的将来吉林省西部平原的盐碱土地都将改造成水稻田,成为吉林省稻米主产区,吉林省西部的稻米粮仓。因此新研制的水田整地筑埂联合作业机将派上用场。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可升降式水田整地筑埂联合作业机,运输作业方便,且一机兼整地筑埂两功能。其整机结构主要由牵引机构、变速箱、整地及筑埂成型部件、液压升降机构等部件组成,最后生产出一台样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
研制水田整地筑埂联合作业机样机1台,其连接方式为拖拉机后悬挂,整地的同时筑成一条土埂,其断面为梯形,尺寸在如下范围之内:上底宽200~350 mm,高200~450mm,下底宽300~650mm筑出的土埂平直、结实且抗水渗泡,机具在拖拉机的牵引下作业,其作业速度: 1000~1800m/h。
③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可实现整地与筑埂作业同时完成。该机器可以通过一次进地,同时完成整地和筑埂作业,从而大大减少了能耗,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集土量可调,根据土埂的尺寸需求,通过调节集土铲入土深度进行调节; 3.通过自行设计的液压升降机构,在无需筑埂作业时,可将筑埂机构向上升起,实现单独的整地功能。
④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对整地筑埂联合作业机进行了设计与制造,本课题组的工作为水田机械增加了新型机械品种,符合当前水田机械发展的新方向。
该机具有操作简单、动力消耗低、作业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设计结构合理、整地筑埂质量好、一机双功能的特点,能够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且满足农业保护性耕作和节能环保的需要,使整地筑埂作业全程机械化成为现实,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机器还在试验阶段,本项目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因此,课题组成员应用Matlab和ANSYS软件只对整地筑埂联合作业机的个别零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还有许多零部件尚未进行优化设计,以便减轻整机自重。另一方面,应尽最大努力,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获得资金支持,以便试制生产,投放市场,力争早日将这一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 研制一种水田整地筑梗联合作业机,可以与50~80KW高花纹,液压控制,轮式拖拉机挂接牵引进行作业;该机械可以一次进地,就同时完成旋耕和筑梗作业,明显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节本增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