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1999年以来,围绕广州内环等10多项大型市政桥梁建设,课题组提炼出大跨度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设计、施工、管养的成套技术,引领与示范了连续结合梁的推广应用,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一、成果主要内容
1、钢—混凝土结合梁截面选型、剪力连接件剪拔复合受力行为的研究。课题组提出并完善了大挑臂结合梁截面构造,揭示了复杂受力状态下剪力连接件的受力机理,提出了抑制剪力连接件上拔的方法,保障了钢箱梁与混凝土桥面板良好的协同受力性能。
2、连续结合梁的应力调整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所提出的应力综合调整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开裂问题,累计节省用钢量5700多吨,增强了连续结合梁的技术经济优势,建成了以广州内环中山一路西高架桥为代表的、总长9900多延米的连续结合梁,节约建设资金约7900多万元,引领与示范了连续结合梁的推广应用。
3、连续结合梁长期受力机理、长期性能的研究与跟踪测试。课题组提出了非平截面假设的连续结合梁内力重分布的实用算法,阐明了连续结合梁长期受力机理,并通过长达10年的跟踪测试与大量的连续结合梁试验检测评估实例,验证了连续结合梁的长期受力行为的可靠性。
二、成果应用概况
1999年,广州内环路首先应用课题组研究成果,建成了30联、总长3600延米的连续结合梁,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跨越能力与建筑高度的冲突,而且最大程度地减小了高架桥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000年后,在广州内环路放射线、广州机场高速、昆明市二环路扩建工程等10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中,课题组应用本成果建成的连续结合梁数量超过50联、累计长度超过6300延米;兄弟设计单位借鉴采纳课题组的成果所建成的连续结合梁累计长度也超过30联、4000延米。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必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