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目前,火电厂的上煤系统是由运行人员人工操作斗轮机,对事先堆在煤场的煤进行取料,通过传输带运至锅炉。
由于悬臂式斗轮机的固有特性,在大角度时上煤流量小于小角度时上煤流量,上煤流量时大时小,而且由人来判断传输带上的煤流量,当发现超载时,只能操控斗轮机悬臂的启停来控制上煤流量。
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增加安全运行风险;设备的频繁启停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系统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来取代人的视觉和思维,自动测量传输带上煤流量的大小,与设定额定流量比较,通过模糊算法控制斗轮机悬臂的回转速度进行取煤,使上煤系统始终保持一个比较均匀的传输流量,既能提高上煤效率,又能缩短超载时间。
该成果的创新点在于:1、采用带状单色光束管垂直投射在传输料或传输带的表面形成的高低起伏连续细条状光带,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由该光带反映传输料量多少的横截面图像序列;2、应用分析横截面图像序列的方法实时检测斗轮机悬臂皮带上的传输料瞬时流量,是一种非接触式的传输料流量检测方法;3、根据检测到的传输瞬时流量,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斗轮机上料的闭环自动控制。
该成果达到的效果:1、可提高上料效率,降低能耗,节约上料成本,根据外高桥电厂效能分析报告来看,可提高上料效率10%以上,1年便可收回成本;
2、提高斗轮机上料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司机的劳动强度;
3、降低上料的超载时间,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延长斗轮机系统设备的使用年限根据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科技查新及水平查新结果可知,TXL-1xx型基于图像分析的斗轮机上料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符合国内外发展方向,功能较为完善,涉及的斗轮机采用带状单色光束投射在传输带表面形成连续细条状光带以及利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斗轮机上料的闭环自动控制未见国内外相同文献报道;经与检索出的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类似研究对比分析,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很好,目前大多数电厂都有条件使用这套系统,如果按每家电厂平均有2台以上斗轮机,全国有200家以上这样的电厂,则全国就有超过400套的市场容量;而且该项成果还可以应用在钢铁厂铁矿石码头以及生产及运输矿石、黄沙、粮食等小颗粒物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