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所在地:
简要技术说明:“天然彩色棉绿色加工工艺及服装面料的研发”是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产业化开发项目,编号为:鲁科教字[2005]4号-J05E55。
指标是:通过彩色原棉加工工艺的研究,降低棉结杂质、降低短绒率、提高彩色棉纤维整齐度;以生产彩色棉14.6tex和18.5tex为重点,研究纺纱工艺,使成纱质量接近或达到乌斯特公报25%水平;研究彩色棉服装面料的绿色加工工艺,使坯布下机一等品率达到85%,入库一等品率达到100%,出口合格率达到100%。
根据课题指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①通过种质的引进、鉴定、筛选,确定推广使用的品种是棕色系滨彩2#,优选原棉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纤维性能的检验与检测;
②确定拟生产服装面料的规格,设计经纬纱特数、用棉量、用纱量;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其质量标准;
③确定纺部各工序机台的规格型号,制定纺纱工艺和试纺生产方案,制定半成品质量追踪计划及质量指标控制办法;
④确定织部各工序机台的规格型号,制定织部工艺和试织生产方案,制定半成品质量追踪计划及质量指标控制办法;
⑤确定浆料成分、调浆方法及上浆工艺参数;
⑥调整、优选织造工艺参数;
⑦确定生态整理方法代替常规整理工艺,改善织物的抗皱性能通过研究取得以下进展:
①对彩色棉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②通过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整与优选,提高成纱质量;
③选用环保型浆料,对彩色棉纱实施绿色上浆工艺;
④天然彩色棉织物的生态整理方法。
2008年12月经山东省省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检索查新表明,在现有的检索领域内共检索出密切相关文献0篇,相关文献7篇。
经分析对比,结论如下:本课题在加工过程中选用了环保浆料,并采用了酶退浆、酶精练、柠檬酸抗皱生态整理,实现了彩色棉原料投入→纺纱→织造→整理全过程的无污染绿色加工,国内未见相同报道。
应用前景: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十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不仅给广大棉农带来明显的经济收益,也将为棉纺业的发展培植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需求拉动国内彩色棉种植业、纺织业、服装业的产业链发展,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联合体,推动整个大棉业走向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