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平台简介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科易厦门城市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07666]北部湾珍稀药用海洋微生物(放线菌)的资源保护与利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海洋开发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课题来源于2013年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项目名称为钦州学院“北部湾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课题名称为“北部湾珍稀药用海洋微生物(放线菌)资源保护与利用”, 计划类别为“E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计划”,项目编号为201322034。

本课题的目的是针对北部湾近海湿地、珊瑚礁等生境的放线菌资源做系统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分子多态性方法和16s rDNA等分子鉴定,完成广西北部湾海洋放线菌的鉴定,发现一批可能的新种资源。建立高通量的功能性海洋放线菌快速筛选方法,发掘一批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的活性功能菌株,并开展药效学实验,申请一批相关的专利;纯化鉴定一批海洋放线菌活性物质,研究其结构和构效关系。

项目目前按要求进行,项目主要技术成果:(1)从广西北部湾近海分离了150种海洋放线菌。(2)鉴定了31种海洋放线菌,包括北部湾近海珊瑚礁区系沉积物分离到抗菌活性放线菌类群,完成了茅尾海桐花树根际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完成了涠洲岛海洋链霉菌多样性研究。(3)发现有抗菌活性菌株21株,发现9株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菌株。

(4)发现放线菌产生的潜在的3种新活性化合物,目前正在进行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申报专利5项,获得授权专利1项。

(6)项目组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2篇,CSCD核心期刊2篇,科技核心期刊1篇。

(7)到项目结题时,还有若干篇中文核心期刊和SCI论文在审稿或已经接收。

本课题来源于2013年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项目名称为钦州学院“北部湾海洋珍稀物种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课题名称为“北部湾珍稀药用海洋微生物(放线菌)资源保护与利用”, 计划类别为“E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计划”,项目编号为201322034。

本课题的目的是针对北部湾近海湿地、珊瑚礁等生境的放线菌资源做系统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分子多态性方法和16s rDNA等分子鉴定,完成广西北部湾海洋放线菌的鉴定,发现一批可能的新种资源。建立高通量的功能性海洋放线菌快速筛选方法,发掘一批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肿瘤的活性功能菌株,并开展药效学实验,申请一批相关的专利;纯化鉴定一批海洋放线菌活性物质,研究其结构和构效关系。

项目目前按要求进行,项目主要技术成果:(1)从广西北部湾近海分离了150种海洋放线菌。(2)鉴定了31种海洋放线菌,包括北部湾近海珊瑚礁区系沉积物分离到抗菌活性放线菌类群,完成了茅尾海桐花树根际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完成了涠洲岛海洋链霉菌多样性研究。(3)发现有抗菌活性菌株21株,发现9株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菌株。

(4)发现放线菌产生的潜在的3种新活性化合物,目前正在进行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申报专利5项,获得授权专利1项。

(6)项目组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2篇,CSCD核心期刊2篇,科技核心期刊1篇。

(7)到项目结题时,还有若干篇中文核心期刊和SCI论文在审稿或已经接收。

推荐服务:

智能制造服务热线:0592-5380947

运营商:厦门科易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闽B2-20100023      闽ICP备07063032号-5